谨以此文献给工长君,感谢他的游戏,感谢他的激励
今天上午坐车从龙奥往回赶,路上想起月初放假的一幕。
那时坐电梯往下走,一进去里面已经有人了,我看着这小伙子第一感觉就是没见过,出去电梯后我问妈这小伙子是刚搬来的吗,她说:“这不是你杜叔叔的孩子嘛!当初他家装修的早,咱装修时还特地去他家看来着。”
我的天啊!原来是那个胖乎乎的小鬼。
娘嘞!这个头窜的也太快了吧。
是呀,都八年了,小鬼子都滚出中国了,我也已是马上奔三的人了,这小子也马上要上大学了。
比起时光风逝,还是“时间是把杀猪刀,紫了葡萄,软了香蕉”这句更给力一些。
刚上班时还觉得自己很年轻,是个毛头小子,而现在却经常被他人叫马哥。带孩子在小区里转,看孩子的都让孩子叫我叔叔,最开始我始终没认为叫的是我。
毕业五年了,截止到今年八月底,宿舍的家伙们都已经结了婚,并且将近一半居然还有了孩子,更有甚者孩子都会打酱油了。(你们的速度确实够快,也不怕扯着蛋)
但是,这不单单是一篇感叹时光流逝的文章。
是我结合现状,想起了一句话,“宁可失败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也不要成功在你所憎恶的事情上。”
对这句阐释两点。
第一点,为什么想到这句话?
因为在即将到来的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中我将遭遇“滑铁卢”,我必须要做好168元的报名费全部打了水漂的准备,当然也要为没拿到资格证给我带来的损失而深感遗憾。
而之所以会失败,从最开始,我就在给自己找借口,我觉得自己已为人为父,没那么多的精力去复习,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我先啃了个最硬的骨头,结果过于纠结于这次骨头,不仅严重打击了自己的自信心,而且没给另两块骨头足够的复习时间。所以,从最开始我就败给了自己的不良心态。
不过虽然我这次考不好,但我也有收获,其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开始反思现在的生活了。如果没有这次考试,我可能会数十年如这上班四年一样,“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过得很简单,不去想很多,只是默默地任时光流逝。
第二点,这句话是谁说的?
他的名字叫张毅君,相信听过的人不多,但他还有个笔名,这个可能知道的人会多一些,即工(音同“弓”,与后来的“长”组成“张”字)长君(如果还没听过,那说明你最近没怎么玩过电脑游戏,尤其是单机游戏)。
从网上看到两个关于他的故事。
当《汉朝与罗马》游戏的开发到了关键时刻,而产品bug仍然很多,为了不致延期,工大要求开发人员加班。一位员工对此很不理解,回家后向家人抱怨,于是他的父亲在周日的晚上11点多打电话到公司,把工大骂了一顿。听完对方的训斥后,工大反问道:“加班很累没错,但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现在打电话到公司还能够找得到我?”
在《仙剑三》将要完工前,540万元已经花得差不多了。压盘前一个月,工大心里一直七上八下。那时美术有很多样稿要打,一天,财务总监突然跑进工大的办公室,对他说:“副总,彩喷打印机的墨盒用完了,公司没钱买了。”工大叹了口气,心想:“终于走到了这一步。”于是自己掏钱买了墨盒,那一个月,公司的水电等开销都是他自掏腰包垫上的。眼看月底要给员工发薪水了,他的个人积蓄也已经花得差不多,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笼罩着他。终于熬到了同寰宇签约,拿到了一笔定金,那个晚上,工大激动得几乎哭了出来,就像和强敌打仗,弹尽粮绝时,后方突然投了几包弹(和谐)药过来。
(注:工大即对工长君的尊称)
现在问题来了,是什么让工长君(不用工大是觉得这样表达能更客观一些)如此执着。
这是他自己的回答:“薪资待遇拼不过网游公司,干起活来像是卖老命,管理者又不懂得笼络之道,为什么上软的研发团队还能够保持完整?我也不知道,我觉得愿意留下来的,就是为了一种叫做‘尊严’的东西吧。”
“有人问我,内地几年来只有你在做单机,离开上软你还做单机,盗版又多,你疯了?我答,宁可失败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也不要成功在你所憎恶的事情上。心愿未了,试试看,不行就当最后的送行者吧。”
读到最后一句,难免有些悲壮。但也正是这种义无反顾的精神,才有了《古剑》系列的成功。
直到今天才发现,原来古剑一的全名是《古剑奇谭:琴心剑魄今何在》,古剑二的全字是《古剑奇谭二:永夜初晗凝碧天》,多了后面的七个字,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逼格”一下子提升了好名倍。
每每读到这样的文字就让我觉得很“温暖”(实在不知该用什么词好了),虽然我无法深刻的理解它的意思,但我喜欢这样的文字。
现在我想把“温暖”换成“诗意”。
“充满劳绩,但仍诗意地,
栖居在这片大地上。”——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摘自《文学是什么》一书)
不仅对于文学,游戏也是如此。
“如果我们,市民们,不支持我们的艺术家们,那么我们就会在不加修饰的真实的祭坛上牺牲了我们的想象力,最终我们就会没有任何信仰,我们的梦想就会变得毫无价值。”——(摘自《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一书的序言)
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许更能感受到生命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