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了说说的个人化,贴吧论坛的公众化,媒体的筛选化,虽然这几点都被相应的弱化了许多,但是却很好的把他们的功能结合在了一起。
说完好的,说说不好的,就我目前看,许多段子的的阅读者,其实还是同类段子的写手,虽然这也是好事,算是简书在培养自身的读者群,但也不得不说,如果很多作者为增加关注度,而去到处评论,点赞,这本身会形成一个繁荣的假象,或许能培养出读者群,但或许也会培养出一群不看内容的点赞达人。
另外作为写手,在对综合页面进行投稿时,被拒稿后,总是收到一条信息,大意是很抱歉,您的稿件不符合什么规定,请看以下这个连接了解相关内容
我对这个连接很有意见,因为作为简书中我认为是唯一一个官方频道,他们的投稿回复,完全可以写上,不符合首页规则第几条的什么要求,而他们却只给出一个链接让人自己查,这是一个很不注重作者体验的细节。
不过作为一个作者兼读者,作为一个对规则合理性敏感的人,我还是对简书的发展空间非常看好的,但是简书能爬多高,能走多远,就要看他们对规则的不断升级完善,以及对作者和读者的体验感受重视的程度了。
最后有几点写给简书官方的建议和要求,用户可以不用看了。
1 在进入软件时建议给出选项,分别是直接进入作者首页,直接进去读者首页,直接进入栏目管理员首页
2 上面最后一条,不知道能不能看懂,是对栏目自身管理模式的一种宣传。并且只有让更多的人接触相应的模式,该模式才能收到更多的反馈与升级机会。
3 不知道栏目管理人员,是由栏目主办者个人招募设置,还是由简书官方代为提供审核,培训。不过我觉得两者结合最好,由简书官方提供权威感和基础培训,最好是用解题过关形式进行,然后再把栏目主的的培训题目掺杂到过关题目中
4 栏目管理员的审核时间,审核效率,以及审核能力是硬伤
5 审核时间,建议由简书官方出一个独立的,审核支持用的处理体系,把审核流程多人化,碎片化,激励化,任务化,引导所有用户用空余时间去参与审核,并且通过审核结果的大众认同度,也就是点赞率,以及较专业的编辑,和特约作者,进行二次抽查,来反向筛选,限制,评价审核人员的审核能力。
6 基于第5条,建议在保留现在每个段子5次正规申请机会的前提下,增加每个频道虽仍然也限制1次投稿,但是不限制投稿频道数量的大众评审机制,用来对正规评审遗漏的做出补充。大众评审机制如下
7 可以有多重设置形式,比如最简单的,随机交送给该栏目下经过审核考试,且拥有审核权限,并有作品通过审核,曾经有段子在此栏目发布的,15位大众审核员,取前11人的投票结果,如有人20分钟未投票,则自动替换下一批大众审核员。如果前11人多数选择未通过,但在15人时比多数底线加2人时(9人),在25人时比多数底线加5(18人),如果以此数量复活通过,则可以增加更多的规则感,游戏感和刺激性。
8 而对大众审核机制的规范和限制来源于哪呢?可以通过读者反馈,官方抽查,甚至不同观点的内部辩论或公开辩论,等多种形式来给予其评价和心理行为限制,当优秀的大众审核员通过这一系列反向评价,从普通群众中脱颖而出的时候,就是简书收获一大批忠实可靠,最关键还低廉甚至免费的编辑人员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