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本《终身学习》卡罗尔 德韦克 “第1-3章+第8章”
今天是28天读书生产力训练营第一天,读了终身成长的四个章节,才发现原来我之前的思维很多都是固定型思维,为什么有些事情没有达成,原来是思维的限制。
思维模式分为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它们两个的显著差别在于认为能力是固定的还是认为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培养的?
举个例子,比如考工程师证书考了两次没通过,你是产生挫败感,觉得自己肯定考不过;还是直面这个挑战,直到通过为止?
还有一个现象,学校中学习成绩排在后面的学生,往往是学习测验成绩不好,被定了标签,久而久之,学生自己也失去了自信,觉得学不好,而且在成人的眼中,成绩不好他们以后难有成就。
但是,有时候遇到一个老师,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无条件信任,结果他们成绩又突飞猛进。所以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到给一个人定型后多么可怕,可能影响一生。
1、掌握成长型思维,你将无可取代
你关注的是天赋还是努力?你是否认为努力就可以成功?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貌似这就是完美人生的宝典。学习要考高分,争第一,工作要找赚钱多的,从而, 我们更关心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不是成功的。
有些学生一考入大学,没有了像高考一样的明确目标,彻底放松,不愿意再付出努力,其实这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在后续的人生中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战。
或者有些人进入了比较优越轻松的工作岗位,不再想着进步,只是把本职工作做好。就像被下岗的高速收费员,做了10年收费工作,因为ETC的出现不得已下岗,就像那句话“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声再见都不会说”。
在现在这个时代,如果故步自封,不学习、不进步的话,什么时候被替代可能都不知道。
而且,可以发现,凡是一直持续成长,不因某个外在目标的变化而改变的人,都是在进行持续不断的驱动力和投入,都是某个领域或者方向的领跑者。
你会发现,攀上成功的顶峰只是这个过程中的副产品,唾手可得。
2、如何转变为成长型思维
从自己和身边一些人的表现来看,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比如不愿意接受新的挑战,恐惧努力后还是会失败,想证明自己很特别,常给自己贴标签,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在用于一项天赋后对努力不屑一顾。
其实这就是固定型思维在起作用,那么如果想变为成长型思维有方法吗?分为四步。
先接受,因为越抵触越难以解决问题。就像在吸引力法则一书中提到要先接受自己的某些难受的感觉。
然后就是观察,看看什么时候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比如我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就会有个声音对自己说,这点事情怎么做这么长时间,这个永远不可能做的更好。
第三步比较好玩,给固定型思维模式起个名字,比如我叫它难山,我当我很累压力很大的时候,难山都会冒出来,打击我的自信心。
最后就是教育它,让它和自己一起走过这个旅程。比如当它出现的时候,不要禁止它,然后当自己情绪稍微缓和的时候,告诉它自己是怎么计划改变这个想法并采取行动的,比如我现在很累,确实做不好这个事情,但是我会进行复盘,发现问题所在,下一次一定会有所进步。
我看完这几章后收获还是蛮大的,希望对大家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