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取暖神器太多:暖气,地暖,空调等,看到一篇写泥火盆的文章,想起我们小时候用的陶制火篮,我们平常叫它"火球"。
作者生在北方,他的泥火盆是用脸盆自制的,泥浆掺上毛发麻丝布头,一层层抹在脸盆上晒干,有些像脱土坯,干了将脸盆取下来。
我们用的是窑里烧好的粗陶制品,形状像个篮子,比较结实,直径30公分,有个弯弯的篮把儿可以拎着走。
家里离粮站比较近,捡了很多脱过粒的稻壳回来,放在灶下烧,把烧得红通通的稻壳放在火球里,下面埋上刨花。
火慢慢引燃刨花,再用死灰把冒出的烟盖住,不让它熏眼睛,它就成了人见人爱的取暖神器。没有稻壳时,就用草木灰代替。
以前冬天特别冷,门前屋檐下都结着尺余长的冰椎子,取暖全靠火球。可以捧在手里烤手,也可以放在地上,直接把脚架在火球上,烤脚。
布底的棉鞋能放在上面烤一会儿,不像现在都是塑料底和胶底,沾火就化。不过烤的时候也得格外小心,烤得发黄、烤糊、烧出洞的时候也有。
晚上暖被窝时,把火球擦干净,放在被窝里烘烤,也会直接把光溜溜的脚伸到篮把上。弟年幼时,跟父亲睡觉,不小心把火球蹬翻了,脚被烫伤,一瘸一拐地走了很长时间。
作者的泥火盆体积比较大,装的碳火多,可以埋红薯等。记忆里我们在火球里烤吃食比较少,有时会塞上几颗花生,几粒黄豆,烤粉丝是最多的。
折一截粉丝,插入火中,再拉出时就变成了白胖白胖的一根,填入口中,能吃出一点香味来。
火球就像一幅画定格在我们这一茬人的记忆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三两个人共用一个火球,说说笑笑,屋外的寒气也淡了。
“江山千里雪,炉火一点红”,虽不似红泥小火炉那样精致婉约,但它的温暖是很多人无法忘记的。你是否也有共同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