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酒,于是对酒就没有什么研究,只知道有白酒、红酒、黄酒等,至于洋酒是不是这样分类的,不得而知。
酒大都用粮食或水果酿造,要发酵,于是私底下想,和小时侯村子里作醋和酱油有什么分别呢?
也许不同在于醋和酱油是每日里用的调味品。据说人们在醋里发现了抗癌物质,于是进一步开发出了一系列保健醋,但保健醋喝的人毕竟少,于是大多数醋还是站在普通的橱柜里。
——也说不准哪天人们在酱油里又会发现什么新的物质,于是开发出一系列的新品种来。
另外一个不同的地方应该是价格,普通醋和酱油的价格不过几块钱而已,酒的价格相比就悬殊了。最近某酒厂说供远远不应求,于是愈加奇货可居,一瓶一千好几百的酒卖到脱销,且年年如此,这酒真好呐!
由酒的涨价想到了最近某些生活必需品的涨价,诸如大米、诸如白面、诸如豆腐、诸如肉类;现在有车的人也多了,还有汽油等等,跌价的应该也有,但一时想不起来了。
由此又想到当年外婆在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想当年,我和你外公的工资加起来只有108块,要养活8个人……”
由此又记挂起童年2分钱1碗的豆腐脑和1分钱1个的大饼,回忆起少年时拿着妈妈给的肉票到国营肉店买肉的情景。
……
物价的涨跌有它的规律,我们无法左右,能够左右的只有把口袋里的钱在用出去前算算,该买的买,不该买的不买,如此而已。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老百姓一样都离不开,其实七样东西都是生活必须的作料罢了。
酒呢?也应该是生活的作料,只不过是高档些的作料。你想,如果饭都吃不饱,哪来的多余的粮食酿酒啊?
好酒的人也多,最让人推崇的恐怕是李白,不知道当时李白喝酒要不要花钱,也不知道李白好的是高档的五粮液,还是普通的二锅头或者是成坛的麦烧。如果活在今天,估计五粮液之类的李白是喝不起的,否则他的日子一定不如杜甫。
有人说:凭他的才气,完全可以做**酒的形象代言呐!
——这条路恐怕不大可行,依照李先生的性格,如果肯做什么形象代言,就不会有杨国忠脱靴的故事了;如果他肯做什么形象代言,也就不会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乡亲”的诗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