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D2打卡
前几天在合伙人早会上,和大家分享了我的故事。
发现人成年后,影响最深的,还是小时候滋养你的东西。
我小的时候,家里到处都是爸妈的书,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书架,书堆在箱子里,装不下就堆在床底下。
我记得妈妈给床的侧边拿掉了一块板,就为了方便我去掏书出来看。
我经常搬个小板凳坐着,然后手伸到床露出来那个洞里去掏书看。
因为爸爸大专学中文的,所以家里很多世界名著、文学教材那种书,妈妈喜欢侦探悬疑类的书,所以什么福尔摩斯、阿婆、日系悬疑,家里多的是这种书。
直到现在,我发现我看书的偏好,也还是这些类型,这和小时候就开始接触真的有很大的关系。
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刚刚看过《狮子王》,就模仿那种故事写过一个小狮子历险记的故事,中学后,接触更多初代的网络小说作家如饶雪漫、郭敬明、沧月等,还有影响至深的日本漫画。所以也尝试写一些幻想小说,一直持续到大学。
其实现在回看,很多东西都偏于幼稚、玛丽苏,但写作的种子,也确实扎根在心里好多年。
如果问我现在为什么又开始写作?那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心里的驱动,心里的渴望。
渴望倾诉,渴望创造。
从去年开始接触新媒体写作,我发现虽然时代变了,曾经的小孩早已长大了,但写作的内核,却还是没变:只有触动人心的故事才有人看,故事给人以思考,才能流传。
所以,我们写作首先是取悦自己,其次才是取悦他人。
最重要的问题,是搞清楚自己为什么做这件事?因为喜欢?那又为什么喜欢呢?
到底想写什么样的文章?怎么写?
是按照既定的方法?还是按照自己的本心?
本心和方法有冲突吗?如果冲突,如何来解决?如何来平衡?
我想,这是我们在写作之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别人解决不了,只有自己能解决。
只有找到自己最想写的东西,写作这件事才能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