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一书便可纵横天下(四)

再此拟定标题时,是清朝以及之前的朝代可以这样,读一本《道德经》可以知道道法自然,读一本《论语》就可以知道忠孝礼智信,读一本《孙子兵法》就可以知道战争必须要保守、谨慎看待作战,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现在各大学衍生或研究的专业太多,还必须各专业融会贯通,难亦、难也。此前做学问可以这样。

标题是这样,可见精读的重要性。


曾老的读书不二法则:

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看西阅,徒徇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帅。

前三篇是精气神的提升,现在从内心的修养开始,那时候读书可能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或是拜大师),不像我们朗诵一遍就过去,而是研读、精读,用笔批点二三,然后文人交流碰撞。

为何要这样读书,除了“卖弄”学问之外,治国策略以及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养成读书习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科举考试最重要的是给标题写文章,类似高考作文,要体现中心思想、治国纲要,或是文人作字诗词百首不得其厌,寻常人用在生活和教育较少,而今大有不同。

故读书和科举千丝万缕的联系,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三年一次)——会试——殿试

1.童试:童试是科举考试的起点,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县试为童试考试中的第一场,由县官主持,通过之后才能取得府试资格。府试通过后就可参加院试,这三场考试层层选拔都通过之后,才有资格参加下一级别的应试。

2乡试:乡试是科举考试中的第二级考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

3会试: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因大多在二、三月份举行,故又叫春闱,举办部门为礼部,所以又叫礼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4.殿试: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级别,由武则天创立,由皇帝亲自监考选拔人才。考中者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人,称状元、榜眼和探花。

这流程严谨性,难怪范进中举,70岁的人考上了都要疯了。

曾国藩也不例外,二十三岁考上秀才后,在家人的鼓励下,接着去北京乡试,第一次不中,次年皇太后六十大寿加恩考试(不用等三年),结果又不中,心情低落特意去游历山水,本可一路南下回家,结果从天津、山东、江苏、江西绕一圈返回湖南,在江苏南京游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不曾想到后来会和死对头洪xq打一仗。

游历也需要本钱,结果来到半路中途,找他老爹的朋友借钱,他老爹的朋友也是个当官的,本来想借30两银子的,最后他爹的朋友易作梅慷慨解囊,看曾书生往后大有作为,就给他100两银子,曾书生高兴的不得了,有资本更好的游玩。

几天酒足饭饱后,发现还有这么多银子,自己也喜欢读书,就去图书馆逛逛吧,没想到这个二十三史吸引住他的眼球,一问老板多少钱,老板说不贵不贵100两银子,这到八辈子霉了,怎么这么巧,买书的是不是算命的,怎么知道我手里多少钱,真无奈啊。

结果,纠结无奈啊,喜欢就上,把贵的衣服也当了,就拖着点书回家当礼物。

可快到家门了,这考试又落榜了,还签了一屁股债,如何像老爹交待啊。

老爹点了根烟,抽了一大半,才开始讲话,1.不责备考试不中,缺四两拨千斤说买书是好事情,好习惯继续养着,买书的钱我替你报销。2.买书的初衷是为了读书,而读书的关键是细心研读

而后就读出他的方法,有三层意思:

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

这里更体现出“点”的重要性,精读体现专一不杂、沉浸式读书

东看西阅,徒徇外为人

读书要读出精髓,要圈点、做笔记,学到什么,我之前怎么做的,我需要改进什么,我还有哪些地方可以运用,不可草草了事就读完一本。

就像数学学的一个定理,学出来意味深长,处处皆用。

每日以十页为帅

连续性,延展性。古代读史,十页已经算很多了,要花至少一个多小时读书。


书中金句:

1.学习的境界是先入乎其内,然后出乎其外。

2.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需从容含有,今日看几遍,明日看几遍,久久自然有益。


我的感想:全说中我的要害。

其一: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记忆力严重下降,正是因为碎片化从头脑一过,怎么来怎么走,未经过思考,而不是精读,几遍甚至几十遍的积累,导致什么都想学却什么都学不会,长此以往形成焦虑,自以为会很多,实则什么都不会,什么都记不住,记不住的东西是不会产生影响的。反面:专一不杂读书,比如写论文、读人物传记记忆深刻。

其二:当初买书也是东南西阅,没有成体系的阅读,学东西是要针对一个点攻克,专篇专题的读,然后几个专题就成网,而不是草草了事,没有体系的阅读都是白读,反之,没有体系的健身都是浪费时间,且方法错误,不可逆的伤害。

其三:读书做扎记,与一书要“点”完。而不是一书要看完,勤批点,结合自身及心得做笔记。

其四:年轻多游历。读书、问道、行路、切磋、拜师是在门外发生的事,恰逢之时,多游历。不能无独有偶,独自死磕。

其五(第二遍反思后):精读就是要读经典,知识是无限的,学而无涯而知有涯,但智慧就那么几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126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254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445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185评论 1 27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178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970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276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27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00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883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997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46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1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2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23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22评论 2 34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