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17日 星期天 晴
昨晚10:55休息,今早06:30起床!
读了整整两个月的《红楼梦》,终于剩最后十五章回就结束了(按每日两章节的速度,估计下周天就彻底阅读完这本书了)。在未阅读这本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也会去读红楼梦,并且还有这个耐心和心境能把它们读完。而且,当自己真的走进红楼的文字世界以后,才知道自己这么年以来对它有多大的误解,才明白我们如果对一件事或是人,没有亲自去深入的了解,而是通过道听途说的方式就存在偏见,这是多么不负责的一种思维模式。
所以说,我们思想狭隘才是阻止我们全面认知这个世界的最大障碍物,它会让我们错过很多美好的事物,让我们错失阅读到更多优秀的作品,错失见到更多优美的风景,错失结识更多优秀的朋友。而如果我们,能持有客观态度去认识一切事物,我们才能更全面的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美丽和可爱之处,见识到不同文化的魅力和气质,看到不同地域风景的优美,感受到不同民族朋友的热情和纯真!
在我还未上学的时候,还不知道有一本书叫红楼梦,并且也不认识红楼梦这三个字时,电视剧版的红楼梦已经在电视上热播了。在我模糊的记忆里,我这么多年对红楼的误解,就是从那时遗留下来的。是的,就是那个时候的事情了,因为我那时真的欣赏不了,和很讨厌唱说式的表演方式,一帮人咿咿呀呀的跟唱戏似的,全不懂她们到底在说什么!而且,这么一大家子的女人,全围着个公子哥儿转,每天嘻嘻哈哈的你调戏我,我调戏你的在园里闹腾,全没个正形没个正事儿,不懂我们平民百姓的艰苦!
这就是我最初认识红楼的第一印象,十分的不美好,而且还伴随着几分呱噪。想起它来,就会想起小时候陪长辈们听的那些,完全不知道在唱什么的戏本子,咕隆隆呛咕隆隆呛的十分烦人。我们常说,在与不认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别人对我们的好感程度。其实,第一印象不仅仅适用于人与人之间,也适用于所有其他事物之间,更适用于读者和文学作品之间!这也是为什么上学的时候,老师总要求我们写作文时开头要有悬念,要一下子能抓住读者的阅读欲,其实这就我们的第一印象在作祟!
小学四年级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这部让人觉得呱噪的电视剧,原来是改编古典文学四大名著的首魁。可是,主观的意识已经完全占据了我的思想,所以并没有因为红楼在文学上的超然地位,而对它有了新的看法和改观。讨厌一旦生成,想要再去改变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儿。而且,后来又因在晚自习时读课外书,被老师抓包后我就再也不读课外书了,并且与语文这个科目及任课老师也产生了一些嫌隙!
我是个特别轴又特别好强的人,如果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就非常难再有所改变了。这也是我的阅读年龄并不算短,却从来没有读红楼的主观因素!而我,之所以如今在读这本书,最开始为的是有依据的去反驳别人。事情是这样的,去年有个朋友让我推荐几本书,我推荐了很多外国文学作品。比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作品,还有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作品,以及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等等。
朋友看我推荐的都是一些外国文学的作品,就十分疑惑的问我:“怎么都是外国的文学作品,就没有咱们自己国家的吗。”又接着问:“你觉得四大名著哪一本最好?”我说:“除了上学的时候学过的课文,以及看过电视剧版的四大名著,我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去读过原著。不过,如果非要问我喜欢哪个,我到说不上来是那部,但是我最讨厌红楼梦!”然后,她就给我发了无数个问号,说:“你都没有读过原文,就怎么可以这么断定自己一定讨厌红楼梦呢?”
所以,当看到她这段质疑我的回话,我觉得自己有必去读下原文。然后,再拿出事实来证明,红楼梦就是自己不喜欢的。而我为了证明这个结果,还特意先选择读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最后才来读这部辉宏的作品。结果,当我把四大名著都读完之后,我才发现自己这么多年错得有多离谱了,也就有了前文的那段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