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对治河是倾向于疏的了。
”治河之策,贾让为千古之龟鉴,而平当数言决矣。当言:“经义有决河深川,而无堤防壅塞之文。”让言:“古之立国者,必遗川泽之分,度水势之不及。”
殷之所以有河患,而盘庚奋然以山以避灾,无他,唯无总于货宝而已。细人之情,怙田庐之利,贪濒河之土,动天下以从其欲,贻沉没于子孙,而偷享其利,既古今之通弊也。”
战争是少数人贪利让大众承受痛苦,这个大多是有认识的。但此种种决策,背后也存在少数人贪利遗祸后世,还是幸赖王夫之指出了,像以前还不知道迁都这种利害所在,每一条大策其实后面都纠缠着利益。
至于黄河的疏堵,很容易想起高中生物老师说,他去鄱阳湖考察过,说已经快要干涸了,生态已经被破坏,他是倾向三峡工程的弊大于利的了。
但所牵涉之广,可怎么也不能仅仅凭经书有决河深川来决议了。唐读完水灾很多,倒并不像是全黄河引起,宋黄河疏堵之议是有印象的。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