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日有幸能做协管员,嘿嘿,具体的说就是到女儿小学门口去做私家车拉门的门童服务,加快小朋友下车,保证学校门口的交通。
先做一下数据统计,从7:35到8:05的40分钟内,总共有7位家长门童,根据临时停车地理位置不同,峰值拉门平均每分钟每人3辆,平均每分钟每人1辆,方差基本符合正态分布,拉门总车辆在300辆左右,目击大概还有200辆车以上没有享受到拉门的服务,小朋友在远车位自行下车。
So第一个结论,全校大概有一千人,估计有超过的一半的学生是家长靠车送来的,说明什么,请自行脑补。
回到我的本专业,再看一下这些车大概是些什么车型,很可惜没有时间做具体统计,印象深刻的是居然还有我曾喜欢的萨博93.还是两辆。差异化太大,车型从Sprinter房车到Mini乡下人,主流大众神车到Model S,甚至不多见的极光小红帽也有,品牌的话,日德法美合资车居多,自主品牌的主要是混动或纯电,没出现五菱有点遗憾。
结论2 上海的市场,萝卜青菜各有所好。
差点扯远了,回到门童的本职工作中,得做一下开关门的主观评价。总体来说,这些门的声音及手感都没有特别之处。15-30万区间的车同质化,主要看颜值。当然这里仅限于主观评价开启力,开启声音,关门声音。而背压力,最小关门速度不在测评范围,具体数值也没有,你就当我是瞎扯吧,毕竟一边开关门,一边还得和客气的妈妈们寒暄一下。只测到一辆铃木关门手感不太好,铰链应该是缺润滑,车比较旧,我用力比较大吧。各个车的开启力有些区别,Q7和Mini的比较符合我的手感,Model S的门把手被别的门童拉了。外观设计主流还是同色或镀铬,没有最新的车型可以试到,有些遗憾。
最后提出问题,门把手将来会被取消掉吗?欢迎来砸砖,请专业人士指正,最后放上工作照一张,春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