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平仄在诗词中起的作用就是规范发音,让诗句保证抑扬顿挫的作用。
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今古语言变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平仄其实不管拗口问题。
但这只是“知其然”,并不是“知其所以然”。
下面再详细谈谈这两个问题。
平仄是如何规范诗词发音的?为什么说拗口问题与平仄关系不大?
平仄如何产生
平仄的产生是汉字音韵学的重大变革。
中国音韵学和古诗的发展比起来,是不长的。
一直到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吟唱还属于嗓子痒了,要唱歌,然后在语气之间自然停顿,产生节奏和押韵的作品。
早期的诗歌都是朴素的,淳朴的。诗歌没有脱离音乐独立,也没有单独的汉字音韵研究,只是自然地淘汰掉发音不顺的作品。
直到曹魏时期,曹植晚年潜心佛学,在翻译印度佛经过程中,发现了汉字发音的一些规律,创造了“梵呗”,于是对汉字的声调发音研究发端。南北朝时期,随着佛学的广为传播,声韵学飞速发展,出现了很多韵书和研究者。周頤《四声切韵》,沈约《四声谱》、王斌《四声论》等等,这些研究者们各有侧重,但是将汉字读音划分为四声是共同的认知。
这个时期汉字的四声为“平,上,去,入”。
唐朝宫廷诗人们开始整理并研究开创格律诗体。宰相许敬宗发现四声标注相对于格律诗来说还是复杂,于是在武则天钦定下主持编制了一部声韵书。这本书针对格律诗把四声中的“平”和“上、去、入”声分为平、仄两部分。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平仄来源。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平声中,平直不变的称为“阴平”,缓慢上扬的称为“阳平”。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相对于今天的普通话发音来说的话,大致上一二声发音的字是阴平、阳平,三声发音的字是上声,四声发音的字是去声。而入声字在今天的普通话中派入了三声(平、上、去),入一二声的为平,入三四声的为仄,成为古今汉字最大的平仄差异。
平仄为何产生,它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平仄的作用是对诗词中字的发音规律做出简化,让新手更快地掌握写诗的规则,避免产生诗病——诗病从底层来说,都是音病,因为诗歌到了格律诗时代,已经基本上脱离了音乐,成为独立的吟诵体。
我们要搞清楚一点,平仄格律虽然是一个统称,但格律是唐朝诗人在南北朝四声音调基础上发现提成的文字发音规律,因为关系过于复杂,才使用“平仄”来进行简化。
对当时学写诗的文人来说,这是一种简化的工具。
比如宋之问的《渡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