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家二级营养师傅蓉
民以食为天,无论中国人还是歪果仁,一日三餐烹饪食物可都离不开油。可以说它既下得了厨房也上得了厅堂,所以各大卖场里的食用油琳琅满目品种繁多,让人真挑花了眼。
其实每个人都想要吃好的,健康的,更何况几乎天天陪伴我们的食用油。该怎么选呢?
一、各种食用油的本质区别
其实区别,就在它的主要成分脂肪酸的类别不同。
食用油无论哪种本质上都是一种脂肪形式,它的主要成分就叫脂肪酸。但是不同油脂,脂肪酸也有不同类型。一般根据它的饱和程度来划分。
什么是饱和程度呢?专业的说是指脂肪酸的分子结构和排列方式不同。通俗的比方是你可以把它看作就像人的体型,人有胖瘦,脂肪酸也类似。
脂肪酸总共分为三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
想象一下,饱和脂肪酸就好比一个大胖子吃的多动的少,有很大健康隐患。不饱和脂肪酸是超重人群或是微胖界的,在健康临界点。至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则是吃动平衡的健康人群,体型也匀称。
但这个比喻不完全准确,因为其实这三种脂肪酸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还是那句话,关键在摄入量上。只能说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相对更健康。
二、给大卖场中的各种食用油归归类
按来源分,无非是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中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偏高,而植物油中的饱和脂肪酸相对低。当然也有例外。
再具体一点可分为五大门派:
第一类特征: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高,亚油酸丰富,饱和脂肪酸非常少。低温不凝固,耐热性较差。比如常见的大豆油、玉米油,还有葵花籽油、小麦胚芽油、以及果仁油中的西瓜子油和榛子油等。
第二类特征:各类油脂中脂肪酸比较平衡,单不饱和脂肪酸最丰富,冷藏会浑浊,耐热性较好。比如常见的花生油、芝麻油,还有米糠油、低芥酸菜籽油(如芥花油)等,以及果仁油中杏仁油和南瓜子油等。
第三类特征:单不饱和脂肪酸特别多,油酸丰富,冰箱里不凝固,耐热性较好。比如:橄榄油和茶籽油
第四类特征:不饱和脂肪酸特别高,还含有特殊的脂肪酸,价格高昂。比如: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核桃油、松子油等。
第五类特征:饱和脂肪酸相当多,稍凉后会凝固,耐热性最好。比如:棕榈油、猪油、牛油、黄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等。
小科普:
棕榈油:其实被广泛用于各种煎炸食品,包括方便面和炸薯片。棕榈油还可以替代黄油、人造黄油等用来制作酥香的点心。但因为煎炸会破坏棕榈油中的大量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所以这类食物都缺维生素,营养价值低。因此棕榈油的名声也不算好。
氢化植物油 :常配成起酥油、植物奶油、蛋糕油、奶精、植脂末、代可可脂等各种产品,以美味的形象出现在焙烤食品、面点、甜食、派、酥脆饼干、糖果、巧克力酱、奶茶、膨化食品等各种加工食品中。
是隐藏的坏分子,因为它含反式脂肪酸,比黄油、猪油更糟糕,心脏病、糖尿病、老年痴呆、不孕不育和儿童发育不良等许多疾病都和它有关。
三、正确选油第一步,三大原则不可少
原则一:根据烹饪方式来选油
可能有亲会说,掌门你说的这些食用油啥特征,啥门派,对我并没什么卵用啊。
对!上面这些分类略显专业,但在实际中的意义是这些特征决定了各种油在烹饪中的具体表现。
比如:爆炒油炸时,如果用猪油、黄油、棕榈油这一类,因为它们的特征是饱和脂肪酸很高、耐热性好,所以能耐高温,也就不易产生致癌物了。
接下来,咱就不一一分析了,直接给大家上结论:
爆炒和煎炸:适用调和油、花生油、棕榈油、椰子油、黄油、牛油、猪油。
焯煮菜、做汤:适用菜籽油、玉米油、亚麻籽油、紫苏籽油、核桃油、芝麻油、葡萄籽油、未精炼的初榨橄榄油等。此外,焯煮菜还可以用煮鸡汤、肉骨汤、羊肉汤等上面的浮油。
凉拌菜:适用亚麻籽油、芝麻油、橄榄油,还可选核桃油、杏仁油、榛子油、紫苏籽油、南瓜籽油等。这些油通常不经过精炼,保持了原料的香气和营养价值。
日常炒菜:油温不超过180℃,适用调和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米糠油、茶籽油、低芥酸菜籽油、精炼橄榄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但加热温度一定要控制好,尽量别让锅冒很多油烟。否则煎炸或反复受热容易氧化聚合,对健康十分有害。
原则二:根据你的饮食习惯来选油
1.平时无肉不欢,爱吃肉的,身体肯定不缺大量动物脂肪,所以动物油就别选了,适当吃些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油,如大豆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等;
2.平时不怎么吃肉的人,则可以选用把煮排骨之类的浮油放凉后来烧素菜;
3.纯素食者,饱和脂肪酸摄入太少也是不行的,所以可以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茶籽油、橄榄油等,以及含有一定量饱和脂肪酸的花生油、米糠油等,加上少量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亚麻籽油。
4.爱吃豆制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很充分,就没必要常用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做菜了,可以换成橄榄油、茶籽油、花生油、米糠油等含更多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油;
5.平时花生吃得比较多,同理就可以适当避开花生油。
总结一句,就是日常饮食上有偏好的,食用油更要与平常饮食习惯做互补。
习惯大豆油的,可考虑时常变换为花生油、菜籽油等来吃。如果家庭中常爱吃花生油,则可以考虑玉米油、葵花籽油等。非沿海经常不吃鱼的家庭,则可选择亚麻籽油或紫苏油作为日常用油等等。
原则三:根据你的身体状况来选油
比如心脏病患者,优先选择单不饱和脂肪酸茶籽油、橄榄油、杏仁油、坚果油、低芥酸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等以及欧米伽3脂肪酸含量比较高的油,如亚麻籽油、火麻油、紫苏籽油和鱼油等。
像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中风等这几类人群都不应该再过多摄入热量高、胆固醇高的动物油,建议最好只吃植物油如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等,并减少糕点、动物脂肪的食用量。
老人和孩子,有可能需要补充DHA、EPA,可适当增加增加亚麻籽油或紫苏油的用量或富含DHA和EPA的调和油。
工作需要不得不经常熬夜、通宵人群可选稻米油,它富含的谷维素是植物神经调节剂能辅助睡眠。
看到这里,是不是有很多亲忍不住会说:掌门,这样选油太麻烦了吧!
是的!
因为每种食用油都含有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三种脂肪酸,想买到只含某一种脂肪酸的油是不可能的!
所以结论就是:
四、划重点啦,以下建议要牢记
建议一:不同食用油替换食用
最好是在一、二、三类的不同类别油脂中替换食用。建议1-2个月换一次,比如这个月吃葵花籽油,下个月咱就买花生油。只有这样营养摄入才均衡!而且经常更换不同原料、品牌的油,也才能将自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对第五类油脂要慎用,要少吃动物油,多吃植物油。因为吃肉类和奶类已经能获得足够的饱和脂肪酸。当然对于平时只吃一日三餐、零食吃得少的体力劳动者,偶尔也可以吃吃猪油,来补充饱和脂肪酸,给自己提供充足的能量,保持充沛体力。
建议二:尽量在3个月内吃完一桶油
因为油脂是一种很容易氧化变质的物质,打开后长时间吃不完,就会产生一种不安定分子:自由基,成为衰老和多种疾病甚至癌症诱因。所以,按需买油别囤,因为从打开盖子那一刻起氧化就开始了!
建议三:除了以上,下面这些坑在购买食用油时请自行绕开。
1.压榨油和浸出油,只是制作方法不同,安全性相同;
2.市面上所谓调和油,是号称三种脂肪酸的含量都能1:1:1调和。但实际情况很难做到,只是单纯的将几种食用油直接兑一起。
3.别信前面冠以某某什么调和油的,比如深海鱼调和油、核桃调和油之类的,仔细看配料表,就能发现排在最前面的几个才是主要原料,通常都很普通,而被冠名的配料却越往后比例越少。
3.有机、特别添加、不含胆固醇等所谓特殊的油其实是商家的概念噱头,营养价值没太大差别。因为食用油中本来就含有维A、维E、葵花籽磷脂、omega-3等成分,不算特别添加;植物油本来就不含胆固醇,动物油才有;
4.橄榄油、山茶油贵的也不见得成为比普通的葵花籽油更好。因为饱和脂肪酸(相对不健康)含量虽然较低,但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健康)也并没有很高。比如国产的茶籽油也不输橄榄油。
5.颜色越浅(或者深)油的质量更好
越是精炼的油脂,颜色就会越浅。一、二级油颜色较浅,杂质少,但同时也流失了很多的营养成分。三、四级油颜色较深,杂质含量也较高,但同时也保留了部分胡萝卜素、叶绿素、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因此颜色的深浅并不是判断油质优劣的标准。
最后,掌门想说,再“健康”的油,脂肪含量都超过99%,能量惊人,超量食用,都会催“胖”。
所以,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摄入油脂25~30克最合适,就是家用的老式瓷勺子(长12.6cm,宽4.6cm),2~3勺就差不多了。
还有两个提醒:煎炸过的油不可以再用来炒菜,致癌物会急剧增加;不要高温油炒菜而是先把锅烧热再倒油,然后菜就可以下锅了。
总之,病从口入,但健康也可以吃出来!-end-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