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台湾中国菜硕果仅存的大师老朱(郎雄)退休后,渐尝老年生活的诸多尴尬:每周日费心做出的一桌丰盛菜肴,并无将三个女儿(杨贵媚、吴倩莲、王渝文)齐齐拉到饭桌的吸引力,已经长大成人的她们,心里藏了许多比陪父亲吃饭更重要的事;多年老友的突然离世,令他在友情这块也有了缺口;而对厨师来讲最重要的味觉的丧失,则将其彻底推到人生的低谷。
三个女儿虽各忙各事,却也操心着老朱的晚年生活,计划着为其找个老伴,但她们没料到老朱早已悄无声息地谈起了“黄昏恋”。吃惊过后,老朱最看重的继承了他做菜天赋的二女儿家倩因为自身的生活经历,对父亲、她与父亲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而对老朱来讲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影片的一开头先是一个中式院落的全景,交代地点,然后就是一个老人熟练的做鱼的镜头。手起刀落之间,这厨房都有一股爽利的武侠气了,看到这突然觉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话说的真叫好,做饭做得好了,也能让人魅力四射啊,这老人也不是普通的会做饭的老头是个大师级的大厨,也难怪有此风采了。
剧情不多做介绍了,说一下这片子有趣的地方,一个老父亲和3个女儿的故事,大多数人在看之前都会觉得是那种父亲被女儿们忽略,一个人孤单寂寞冷的俗烂剧情吧。
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我以为之所以被称为经典可能就是用很细腻、新奇的手法来体现老父亲的晚年冷清,结果我错了,大师就是大师,他不是改变了手法,人家直接改变了题材,打破了以往老父亲的刻板印象。
影片约120分钟,在前110分钟里大家可能还一直沉浸在对老父亲的同情当中,哎呀这些孩子们呐,都这么白眼狼,一个个离父亲而去,就老二还有点良心,但在最后的家宴上来了个大反转原来父亲一直在计划着自己的生活。
原来他早已和小自己几十岁并且是大女儿同学的锦荣暗度陈仓,这个反转看似惊奇,但倒回去看又会发现处处是暗示,处处有伏笔,大家别忘了,李安可是编剧出身,把故事编的巧妙那是老本行,导演当得好那是后话了。
那这些埋的不深不浅的小细节们都藏在哪里呢,我们从头来捋一下。
父亲开头就神态暧昧的和人通话,一开始聊吃的,还说到鱼要清蒸不要红烧,后来似是因什么事该不该说起了争执,应该是那时父亲就想公布自己与锦荣的事情。
锦荣第一次出场的第一句话就问到朱爸,可见对其颇为关心。在这一场景中,锦荣女儿说她把鱼煎糊了也和细节1中朱爸提到鱼要清蒸不要红烧想对应。
大女儿说要照顾爸爸一辈子,锦荣随即说道,我想他希望的不是这个样子吧,意思是,他也想有自己的生活。
朱爸跟老友一起喝酒时说的一句话,此时朱爸已经失去味觉了,吃不出什么味道了,那么饮食男女,只可能指的是男女了。
给锦荣的女儿姗姗做便当,这么点个小孩,做4、5个菜,再是闲的也不带这样的啊。
朱爸在抄补肾的方子,还是在放着自己跟亡妻结婚照的桌子上,这个总是面带着微笑的李安坏着类~
两张结合在一起看,更有味道哦,首先影片中不止一次提到锦荣厨艺欠佳,但朱爸还是把她做的排骨都吃光了,还出言安慰她,锦荣的这一瞥也很说明问题,和朱爸说话干嘛东张西望的像是做见不得人的事一般呢,李安这一个个小机关埋的~啧啧
当初看的时候就觉得有点奇怪,这朱爸对锦荣妈怎么有种“谄媚”的感觉呢,可能是女婿对丈母娘天生的敬意吧~
影片行将结尾,最后一顿家宴,朱爸这手忙脚乱的样子和开头麻利的手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哇,这一看就是心里揣着大事啊,还有家宴的时候,锦荣的小眼神也很说明问题。
“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里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父亲在电影中的一句话或可以用来概括他这种老来迎春的行为,他肯定了每个人的独立性,他也不想过度依赖女儿们,他有自己的感情生活,也有自己的事业,但是亲情之所以为亲情是发自内心的那份在乎,不管他们是否有各自的生活,但是亲情永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