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节录自季谦先生《学》、《只要你明白》两场演讲及《走在时代前端的教育》一文的相关内容,均已经先生修订定稿,题目「我的读书经历及读经推广之初心」为编者所拟。
又按(季谦先生按语)前几天我在交流网上发表的一段话或可作为二十年的总结与后续的愿望:
读经人在心志上,既本于尊重经典,且长期受经典之熏陶,必有经典的意识,即能开放心胸,赏识同侪,涵纳异见,相观而善,敦厚笃实,单纯宽简,不忘初心,从容中道。展现于事业,也需有经典的怀抱,有可大可久的规划,作内圣外王的经略,不急功,不近利,潜见渊飞,依时而动,守命安份,无怨无尤。(2013/12/21)——《读经教育网络回复集成》
读经推广的时代
(一)
各地友人常常询问王财贵先生的问题就是您为什么开始推广读经,小编找到如下文章,分享给各位。
提问:王财贵老师您好,我下面的两个问题可能对您有点冒昧。您一直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榜样,您之所以成为今天我们所有人心之向往的老师,您是怎样一步一步成就的?
第二个问题是,我们从今以后,应当怎么长进自己,请给我们指示一些方法?
读经推广源于自然
先生答:把我当老师,我是不敢当的,我也没什么成就,如果有一点成就,就是推广读经吧。说到为什么要这么认真推广读经,要把理由讲明白也不容易,因为生命是很多方面,是很整体的,很难说是哪一个机缘造成如此。常有记者采访我,问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机缘,让我这样坚持推广读经。我说,你不要把我看成是洪秀全,因为洪秀全在一次大病昏过去三个月之后醒来,他就开始胡言乱语,说他的父亲是上帝,他是耶稣的弟弟,然后聚集群众,就开始了太平天国。我不是因为大病一场之后才开始推广读经的。(众笑)
我为什么会推广读经,这是很自然的,怎么说呢?因为每个人的心灵都是活的,活的心灵就像泉水一样会,时常会有所涌现的,它会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在我年轻的时候,大约十五六岁,常常感觉到自己实在太差了,古人所谓道德文章,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什么志气,也没有什么品德,能力很差,甚至身体也不是很好。总之什么都不好,就很责备自己,很自卑。
但是我又想,不好应该怎么办呢?刚才说要“学”,应该怎么学呢,可以自己觉悟,也可以效先觉之所为。先觉在那里?我们初中高中有国文课,国文课里那些课文的作者文章写得好,理想也很高,所谓道德文章,都相当令人敬佩。课本后面都有作者生平的介绍,考试偶尔会考他们的学术成就,但我进一步去考察他们是怎么成就的,看多了,得出一个结论:这些所有会写文章的人,所有有成就的人,所有有智慧的人,他们的成长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就是他们从三岁、五岁,最慢是七岁、八岁开始读书,所读的书就是经典,我称为“读有用的书”。他们读到十三岁,大概就有相当成就了,所谓满腹经纶。至少在语文上成就一生读书作文的能力,而且文化的素养已经很深了。而我小时也相当聪明,至少是很听话用功的孩子。但我回想这十多年来,我所读的书却一无所用,这大概就是我长大以后毫无能力的原因了。我发现这个道理之后,就想,现在我虽然超过十三岁了,已经十五六岁了,怎么办?“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开始追吧。所以我从那时候起,除了学校的课程之外,自己有时间就读读古文。
当时还没有读到《论语》,我是在专科毕业,二十岁的时候,才遇到一个隐居的高人,掌牧民先生――我有一篇纪念的文章《掌老师与我》,在网络上流传很广――他教我从《论语》开始,读四书,所以我是从二十岁才开始读经的。我平生所读的书其实不多,我认为自己就只读过两本书。但只读了这两本书,就让我做大学教授,就让我现在坐在这里对大家讲话,我随时都觉得非常惭愧的。但从某个角度说,我也不很惭愧,因为“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别人也不见得比我好。(众笑)所以我们这个时代是很差的时代,你不可以以我为标准,不可以把我当老师,我是很差的。应该以比我更好的人为标准,乃至于以圣贤为标准,以圣贤为师。
掌牧民老师
我读过一本书叫做“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因为老师叫我读,我是认真读了,而且也都读了朱熹的注解,我几乎能够背诵,那一部书,能够读到这个地步,只是六个月。而且这六个月是在当兵的时候,在军营受训中的六个月。台湾每个男孩子都要当兵,最初的训练是很辛苦的,我利用训练的课余时间读,操练已经非常累了,下课时,别人躺在那里休息,我就读书,中午别人休息,我就读书,到了晚上要睡觉了,全营都熄灯,我就等班长、排长都睡觉了,自己把书藏在衣服里,跑到有灯光的地方去读书。哪里有灯光呢?军队管理是很严格的,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灯光,只有厕所有灯光,所以蹲在厕所读《论语》。(众鼓掌)
如果,我现在有一点点学问的话,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然后再读《古文观止》。《古文观止》不是真正的经典,但是要读古文,从那本书读起也可以。现在我们教小孩子读经,不重视这本书,不过能够把《古文观止》读一读也不错。我就把这两本书读得比较透。只要读过这两本书,其他的,你就可以左右逢源了,乃至于只要读过“四书”,再接触经史子集,你就能居高临下了。所以读书是非常非常容易的,在这个时代要读书“有成”,是非常非常容易的事。各位,你的年纪或许还不到二十岁,你比我入道之门的时期还要早,我很恭喜你。假如你是二十岁,跟我一样,你也可以六个月就跟我一样了,如果超过二十岁,从现在开始,六个月,你也可以相当有功力,请你读《论语》,然后把《论语》的注解读一读,你就跟我一样了,就这么简单。(众鼓掌)
读书是要发自诚意的,我是真诚地想要读书,所以有人说,你很幸运,遇到那个隐居的高人,能够教你读书。我说不是我遇到的,是我求来的。我师专还没有毕业就一直求,希望老天给我一个老师,让我能够跟着他学。果然,我一毕业,立刻就遇到这个老师,我很感谢老天。当然了,现在你不要说再去遇到一个隐居之士,不必这样,因为你现在已经知道读书的方法,那个老师给我最大的教导,是教我读《论语》,现在我们到处提倡读《论语》,现在各位已经开始读了,已经入门了。你如果读文科,将来就在这条路上多用心;如果读理科,是值得羡慕的,因为你将两面都有,你已有了文科的基础,又有专业的成就。大家的前途都很远大,只要顺着走下去,要做到像我这样子三脚猫的角色,实在太容易了,太容易了。(众笑,众鼓掌)
诚意而发 推己及人
所以,我的求学是发自真诚的,我推广求学的方法,就是读经,以读经为本,为基础,也是非常诚意的。一个人只要诚意,就跟他的生命是相连的,他的生命在的一天,这种力量就不会失去。有人问我说,你为什么能够继续推广读经,你不是受到很多挫折吗?其实如果因为受到挫折而退缩,就代表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是跟生命隔阂的,而不连贯,假如你跟你的生命连贯,这本来就是你的事,“古之学者为己”,所以我推广读经,是为了我自己,为了我自己不叫不自私,而是每个人都应该为了他自己,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那么光明,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相通的。因此推广读经,一方面,是尽我自己的本分;一方面,我也相信天下人听到这种的理论,也一定都心领神会,也一定都努力实现。我在还没有推广读经的时候,就预测它必将大行其道,果然十几年来,所向披靡,如火如荼,一日千里,势不可当。(掌声)
不是我有多少能力,而是因为这是人的本性,这是天理。一时之间,天理不能够在现实中表现,理想很难在现实中推进,因为人都有限制性。但是人要努力突破这个限制,这个限制还没有突破之前,也不要灰心,要知命。所以《论语》的第一章教我们“学而时习之”,生命永远奋发,这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的最后一章教我们要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如果不知道命——命就是限制——如果不知道你的限制,那就不是君子。因为你以为做好事一定会有很大的成功,一定会有很多人来赞赏你,这是错误的想法。这个道理要在世间实现是很艰难的,这叫做命,一定要知道这个命,你才不会感叹,所以孔子才能知其不可而为之,所谓“知其不可”就是命,“而为之”就是理,理在命中行,尽义而后知命。(掌声)
不怨天 不尤人
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仅推广读经是这样,不只是读书这样。你说你的天生资质不好,不够聪明,你的环境不好,你以前的习性不好,已经十几、二十岁了,都还没有什么程度,现在怎么办?千万不要把你的困难推给命运,你要承担起你的命运,承担的方法就是从今天开始,而不怨天、不尤人,能做多少算多少。(掌声)假如还去感叹自己不够聪明,以前没有好好努力,以前没有听过什么教导,现在一无所有,现在毫无能力,还要差人家一大截,假如一直往这里想,这种人叫做小气,没有志气。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回归到自己,非常平实、非常安稳地面对自己的生命,担负起自己的生命,这样你才能过一个心安理得的生活,才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你随时都很坦荡,你不怕别人讥笑你为什么这么差,也不怕自己起步慢,因为这是你的命,先要能够承受,你才能够往前进;而这个往前进也是你的命,是你的理命,“天命之谓性”的命。因此命有两种,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是知道两种命,一种是我要行道,这是我的本分,是天之所命,这叫做理命,在理上说命。但是我的道很难行,虽然很难行,我还是要去行。很多隐居之士都讥笑孔子,你为什么不跟我们一起隐居?这个道是不能行的,你知道吗?你为什么那么笨?孔子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道不能行,我老早就知道了。你老早就知道了,为什么还要去行呢?这叫知其不可而为。“知其不可”,就是现实之命,那是气命,在气上说的命。“而为之”,就是依照理命而行。气命与理命,在圣人这里是完全可以融通的,是可以同时把握的,这样的生命才是漂亮的生命,这就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对象。(掌声)
王财贵:我的读书经历和读经推广之初心
读经变化气质
何况学习可以变化气质。我们说读书可以变化气质,这是大家常听到的话。曾国藩有一次写信给他的家里,教导他的弟弟,教导他的儿子。——《曾国藩家书》是很好的,曾国藩是很踏实、很诚恳的,几乎是白话,谆谆教诲,所以请大家有空的时候看看《曾国藩家书》——其中有一封写道, “我近来看《古麻衣相法》”,有一个麻衣道人,他说他看的古代的版本,其中有一句话说,要相一个人,算一个人的命,人的相最难改变的是骨相。假如你看面相,往往面由心生,面相是会变的;有人说看手相,手纹也是会变的;而有人会摸骨,看骨相,这个骨是从天生下来的,是不会变的,所以骨相最准。骨相如果算得准,就把你的命把握了,你就永远不会变了,所因此骨相是最高明的相。但《古麻衣相法》说,“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掌声)
真的读书就会改变命运吗?也要看读什么书。当然,开卷有益,但应该是读圣贤书的改变最大。读圣贤书的改变是纵贯的改变,往高明处从本源上的改变;读知识的书,是横向的改变,开拓生命的丰富性的改变,所谓“变化气质”。什么叫做气质?大家都知道太极,太极的图画,本来只有一个圆,里面是空的,叫无,无就是真有,大有。但是只有无,不能说明太极的作用,所以在里面再画一条曲线,分阴阳,就是两仪,阴阳是“气”,叫做阴阳二气。气的意思是流动,由流动的作用、阴阳的结合而产生万物,个别的物一产生,就有现实的形状,占有空间,叫做“质”。因此,“气质”的意思就是天生的意思,说一个人的气质好不好,就是他天生的禀赋好不好的意思。这个气质是可以变化的,连骨相都是可以变化的。假如是一只狗、一只猫、一只老虎、一只豹,它是气质很难改变的。只有人可以改变自己的气质,这是人的了不起,是人的可贵之处。
工夫进路
何况如果所读的是圣贤之书,必然会引发生命的修养。一个人的工夫做到深处,就是孟子所谓“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所谓“诚于中”就“形于外”。但变化气质之功,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累积。当然,这个时间,凭智慧的高低而有快慢。智慧越高的,当下即是,不仅是心里面立刻变化,外在也立刻变化;智慧比较低的,就慢慢磨,磨久了,也变化。刚才说王龙溪把圣门工夫分成简易和繁难两路。
颜回的工夫“才动即觉,才觉即化”是简易的,子贡以下的学问都是䌓难的。颜回从根本上改善,所以,一念回机,当下即是,但颜回之学难学。而子贡以下,是在不善之念发出来后做工夫,这第二种功夫,是一般人可以遵循的,朱子就提倡这种工夫。朱子的教法是“涵养省察”――无事时涵养,有事时省察。你没有事的时候,心里很安定的时候,或者睡觉刚醒来的时候,总之心里面很平和的时候,要趁机涵养,什么叫涵养?你要去收摄你自己,去体贴天理,体贴圣贤,鼓舞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心灵,日渐充实,日渐高明,你养它,越养就越大,越养就越高,越养就越有力量。而在面对事情的时候,往往原来的习性又发作了,原形毕露,这个时候怎么办?有事的时候,要当机省察,就是看看你念头如何、你的言语如何、你的行动如何。一省察,发现有不善,就立刻改善。无事时的涵养越深,有事时的行动就越不会出错。有事时常省察,也会增加涵养的深厚。王阳明更说: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所以一面涵养,一面省察,涵养就是省察,省察就是涵养,这样涵养省察,省察涵养,你的功夫就日渐长进了。(众鼓掌)
——恭录 季谦先生2010年8月18日于北京新英才学校首届“论语一百”夏令营主题演讲《学》问答部
(二)十七岁的反省
说到“一路走来,始终如一”,我推广读经也是这样的。大家都知道我是从1994年开始向社会推广的,推广的第一个阶段是撒种。但我并不是从1994年才开始这样想,早在我二十二岁的时候,1971年吧,在小学当老师的时候,就开始教我那一班的孩子读经了。1980年代在我三十来岁的时候,我在自己家中开了一个家塾,之后渐渐从一个家庭的读经班,扩充为五、六个小区的读经班,我在小区读经班教了将近十年。后来,经由朋友的引介,“全国电子专卖店”企业的董事长林锜敏先生表示愿意支持,于是在1994年元旦成立“读经推广中心”,正式向社会推广,那年我四十五岁。从小众到大众,那是我推广读经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但那是经过长期的蕴酿的。在这之前,我已经思考实践了几十年了。
我是从十六七岁开始,就立下了要读经要推广读经的心愿了。因为我跟大家一样,在十六七岁的时会反省自己,反省的结果是,一无所有、一无所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对,内心里非常的不安。我曾经很用心地想,为什么我这么差?没有学问没有志气,没有所谓的志道据德的情操,何以如此?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人生就像庄子所说的,「其我独茫,而人亦有不茫者乎?」难道天下人都像我这样子蒙蒙眛眛?天下有不蒙眛的人吗?放眼一看,大家也都差不多……唉,我所读的那所学校还算是不错的,是第一流的;四五十年前的台湾,经济还没有起飞,社会还是相当落后,那时候我们家里穷呀,考上了师范学校,算作不得了,我们那个乡里面只有我一个人考上。发榜的那一天,村里的人拿鞭炮来我家放。我的同学们也都是佼佼者呀,但是呢,在我看来,依然是蒙蒙眛眛的。我想,世界上有没有不蒙昧的人呢?把眼光放大一点,就发现是有的,而且还有不少。在哪里呢?在我们所读的书里面。学校的课程虽然不读经典,但至少语文课上读了一些古今的好文章,是不是?不要说古文了,就是现代文,都是好文章,从好文章里面,可以窥见那些作者,都有好情操,所谓的“道德文章”,这些人可以说是不蒙眛的吧。我去看我去想,他们为什么能够有这么好的文章?这么好的情操?这么高的志气?乃至这么大的功业?各位,你一定也读过许多的这类课本,小学时的白话文,课文是随便掰的,但初中高中时,所选文章的作者,就有头有脸了,对不对?作者的生平,也列入考试的范围,但出题的人,大体都注重在这些人的成就,他做了哪些文章,属于哪一个派别,还有什么功业的表现。没错,我们可以记住他们的成就,来敬佩他,但是,我们是不是也要问一下,他们为什么能够有这些成就?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各位,一个人的思考,往往是不够全面的,尤其很少人能有追本溯源的习惯。譬如,我们对于文章的作者,容易看到的,是他们的成就,但很少人能够再问,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些成就?但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赞叹成就之余,去追究这些成就背后的道理?如此,我们才能够了解他们成就的由来,才能够去学习,并可能去拥有相似的成就。孔子说观人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我看观事也一样。「视其所以」那个「以」字,就是如此如此,视是用眼睛看,去感觉、去了解,看清楚了人们表现了如此如此的结果,叫「视其所以」。但是「视」能不能就真的了解「所以」呢?孔子说不行,还要「观其所由」。「观」,一般的解释,也可以说是看,但和「视」的看不一样,「视」的看是表面、现实、直接的,而所谓的「观」,是站在高处,由此观彼、从近看远,有一种全盘把握的意思,把握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知道它是怎么一步一步衍生出来的,是不是步步都合理,所以「观」可以观出「所由」,知所从来。如此你才能够了解得比较深刻,如果想要学习仿效,才有把柄可寻。不过,依据孔子的意思,这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察其所安」。这「察」又比「视」和「观」更深一层,「察」是去考察,去穷究。穷究什么呢?穷究他的所安,从道德行为来说,要问一个有德行的人,他安的什么样的心。从学术文化上来说,要问它们是从人类理性的那个分际出发的,才能够断定它的价值。
人为什么会迷茫,那是因为一般人只在表面上看事情,所以只能在现实上用功夫,他们的生命没有“根柢”,事情如意就好,遇上不如意,就会恐慌、焦虑、着急,不知道为什么很努力却还没有成就。就是因为不能够从视其所以的第一步走向观其所由的第二步再走上察其所安的第三步,对人生的观察不能追源溯本,生命没有根柢,就不能“安身立命”。拿近百年来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态度来比方,西方文化好不好?好。怎么知道他好?因为我视其所以,我看到它的辉煌灿烂。那怎么办?那我们就要学。怎么学?只学它的辉煌灿烂?学多久?学了一百年了。学成了没有?没有。中国人不认真吗?认真。中国人不聪明吗?聪明。难道科学民主这么困难吗?其实也不见得这么困难。以中国人的聪明和努力,不需要一百年的,而我们一百年还没有学会,为什么?因为你只是视其所以,有多少人观其所由了?你想一想,我们摸摸良心、拍拍脑瓜看看,我们能够知道西方的科学民主怎么走出来的吗?然后,有没有察其所安,他是从什么心灵出发,对人生有什么样的体悟,然后他们走出这条路?你要学科学,最最重要的是去考察科学的心灵,要培养国民有科学的心灵、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情怀,才可能让一个民族走向科学的时代。要不然,你的聪明努力永远都停在仿冒的阶段,仿冒得不亦乐乎,结果就是永远跟不上。所以我们思考一件事,重要的是能够有全面的观察、推理,去上溯,往后返,返回到它原则的地方,也就是说,返回到它的本质。
各安其位,各得其所
也有人问过我,不随波逐流,会不会跟社会脱节呢?各位,难道跟着一起走,就叫不脱节吗?再说,这个社会如果向上的,趋向光明的,那你跟着走,或许也在不知不觉中,就胡里胡涂的被带上向上的光明的路。但是,这个时代如果趋向于黑暗的,下流的,那请问,你为什么要投身进去?我从来都不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我也不说,我们体制的教育是好的还是不好的。我只说,一个人是不是想清楚了,然后再去跟着走。其实我不是说,读经教育很好,让大家都来读经,我希望的是,请大家想一想,读经的理论,这样讲有没有道理。假如没有道理,你千万不要受我的影响。有人说,听我演讲会被我洗脑,洗脑?把头脑洗得干净些,不也很好吗?不过其实,我也不是来给人洗脑,是希望开放一个人的心胸,让我们的眼界更加的完整,让我们的思考更加的清明;然后,你不是去选择什么,反对什么,而是去把所有的所接触到的人生道理都定出分位,让它各安其位、各得其所,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该怎么用就怎么用。这个时候你的心里可以说是一片空白,一片宁静,也可以说,无穷的广大、丰富、宽容,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我从年轻时代就向往于这样的生命的情状,我希望自己的生命保持如此,虽然往往不能够保持,常有杂乱,常有昏沉,但是一直都勉励自己,一定要做个明白的人。于是我自己用这种态度去读书。在开始读书的时候,就知道,是应该这样读书的,读了以后果然就印证,这样读是对的。又后来教自己的学生、教自己的孩子、教社会上的孩子....这样从十六七岁的觉醒到二十几岁的实践与印证,三十年后,我四十五岁时,开始向社会推广我的教育理念。
初期遍地撒种
怎么推广呢?第一个阶段就是遍地撒种。因为我没有什么能力,没有什么地位,也没有什么经济基础,所以只能够遇到机会就讲,有人听我就讲。像今天来的人,已经不少了,五六十个、七八十个。我最初在推广的时候,有人知道我在教读经,就请我去。我记得有一次高雄的一个镇,叫做凤山,叫我去演讲。我那时候演讲还很少,有人这么老远地请我去演讲,我就很高兴,带着太太和孩子,三个人,从台北还坐飞机下高雄。下机有人来接,到了会场,我们三个人,连主办人,一共四个。进到会场,结果会场有多少人来听你知道吗?三个人(众笑)。我想可能大家会慢一点来吧,就等等吧。等了半个小时,还是这三个,不能再等了,于是我就上台演讲。我慷慨激昂、口沫横飞地讲了两个半小时(众笑,众鼓掌)。不过,大家不要认为,三个人听演讲效果不好。不然。因为其中一个人他听懂了,他就在当地,不到一年,推广了一万人读经(众鼓掌),这是最初的推广的情况。所以不是人多就好。遍地撒种,在哪里能够生根发芽,不知道。
有一件事可以形容,挺有趣的。有一次我去山东济南开会,会后主办单位招待我们去登泰山。大巴一路盘旋而上。到半山腰,导游给我们介绍,说大家向窗外看。一望下去,整个泰山是郁郁葱葱,都是松树林。他说泰山本来是光秃秃的,自从建国以来,我们政府决定要绿化泰山,所以每到春天的时候,从东北采集松籽──不要看一棵松树那么大,它的籽是很小的,一片蝉翼中,有一个黑点,它会飞的──用布袋装着,一个布袋里面应该有几千万上亿个松子吧,载满整个飞机,飞到泰山顶上,顺着微风细雨撒开了,漫天遍地的散散整个泰山。这其中,一万颗种子也许只有一颗可以发芽成苗,机率虽小,但是经过二三十年、四五十年,整个泰山就绿化了。
这叫──遍地撒种。我们推广读经,就是这样推广来的(众鼓掌)。不过呢,我们推广读经和撒松树种子并不完全一样。松树种一万颗里面,只有一个存活,其他九千九百九十九个都死掉了。而我们读经,撒下去的一万颗种子,只有一个家庭、一个孩子读经,那对其他人是不是没有作用呢?不然。他只要听过我们介绍过一次读经,乃至于听过「读经」这两个字,就在他的生命中种下种子,种在阿赖耶识里面,他将来就会发芽,如果他这辈子不发芽,我们可以等他下辈子。(众笑,众鼓掌)各位,你的孩子在读经吗?如果在读经,你一定会想要去介绍给别人,这每个人都是一个推广中心呀,我们一直做读经的推广,并不是因为没有人做,而是因为这本来就是我们的意愿所在。我们不是要打破什么,也不是要成就什么,大家的心里都一样,只想把好的东西介绍给好的朋友,介绍给亲人,这就是在推广。我是抱着这样的心理,遇到人就讲,但是大家要么当耳边风,要么直接和我唱反调。各位,请问你这时候伤心吗?你若伤心,表示你对读经教育推广的诚意还是不够的。他听不听,那是求之在外者,你只做你的,就可以了,那是求之在我者。所以你不要管人家听不听,你就讲吧,当你以这样的态度做这样的事,你就尽了你的诚意了,你当下就满足了。所以,不以成败论英雄。我当时的推广就是这个心情,一直到现在都是如此,遍地撒种,做了十年。
十年私塾育苗
这个种撒下去,总是会有一些发芽的。以往呢,或许因为没有时间精神力气去照顾,但其实也许因为没有立这个心愿。印度诗人泰戈尔有句诗说:「只管向前走吧!不必采拾路畔的花朵来保存,一路上花儿自会继续的开放!」所以我就一直往前走,没有回头照顾,期待它像泰山的松树自然成林。不过,这种不照顾,似乎是不负责任的,到最后,读经的家长还是要求要照顾的。怎么照顾?从我四十五岁到推广到五十五岁,十年间已经有很多孩子读经了。或是家庭式的,或是小区式的,或是体制学校班级式的,他们的读经是少量的,一天读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就不错了。因为有很多家长发现孩子读经愈多,受益愈大,而且渐渐体悟到要传承人类智慧,要弥补文化断层,要培养时代大才,需要有坚实的读经的基础,所以,希望他的孩子能够多读一点,甚至是全天候读经。我记得大陆最早成立私塾的人,是湖南的贺益德老师。贺益德老师,他是师专的老师,我们没有见过面,不晓得他在哪里拿到一本“读经说明手册”,他一下子就知道这种教育才是对的。但是他在师专里面是不可以讲这一套的,他只好求之在我,就不让他的孩子上学了,自己教自己的孩子,教了半年多,名声就传出去了。那年过年的时候,有不认识的一家子,父母亲带着孩子来到他家,说来贺年。既然过年嘛,大家热闹,好,也算是客人嘛,就留下来谈天,谈教育问题,然后留他吃饭,结果到了晚上还不走,只好留他住宿。到了第二天,他们老实跟贺老师说了,说:贺老师,我们就是想让这个孩子留在你这里,让你教育。贺老师说不行不行,我自己也有自己的工作,我教自己的孩子,都很不容易了,我哪里能看管你家的孩子呢?这个家长就说,你如果不收我们的孩子,我们就不走了。他想,收一个还可以呀,这收了三个可能还更麻烦,所以最后表态,那你们两个就回去吧(众笑)。于是就开始办起私塾了。私塾是这样办来的呀,你知道吗?难道是我们想要去办一个私塾吗?台湾第一个私塾也是。一位高玮谦老师,他夫人也是学教育的,他自己还在读博士,而他的孩子呢,老早也就在读经,没上学了。他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后来第二个、第三个,都是女儿,又出生了。他想着家里有三个孩子,不如就自己全心全意来教自己的孩子,顺便教别人的孩子。所以就这样子开了一个私塾。所以台湾最早的私塾也是这样子来的──因为教自己的孩子,顺便教别人的孩子,这是推广读经十年之后,第二阶段读经教学模式的增进。现在私塾已发展十年了,每一个孩子只要能上私塾,全天读经,就算只读两三个月,都很有效果,读了一年两年更好。但是有些认识得特别深刻的家长,希望他的孩子读更久,读上三年五年,甚至到最后希望他读十年,这就叫“育苗”阶段。私塾,就是照顾这个读经之苗,使他长得更好。大约是从2004年开始,也就是我五十五岁开始,最主要的读经推广,就是鼓励天下人办私塾,到现在,我六十五歳,这读经推广的育苗阶段,又大约过了十年。
十年书院讲
在华山书院每周六上午亲自带读经班,前排右一、右三为十岁的林子歆、八岁的林子熙。
当读经之苗渐渐地长大,它不能永远在苗圃当中,它要移植到可以长成大树的地方。所以我要再做第三阶段的设计--书院,让已经费心照顾起来的苗子,将来才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书院,在古代的意思是藏书的地方,相当于是图书馆。藏书的地方,或者主人自己去读书,或者提供给亲朋邻里的人去读书。既然大家都读书,他们就会有交流讨论。因此后来书院就变成一个论学的地方,乃至于教学的场所。所以教学的场所也都被称为书院。而发展到后来,书院比较正式的意义,是学者谈论学问的地方,尤其宋元一代的书院,不只是讲学问,还要传道。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授业解惑是讲学,讲学的目的是传道。所以广义的说,凡是读书的地方都可以称书院,狭义的说,书院可以定义为“讲学论道”的场所。近代以来,中国私塾、书院的教育形态中断了将近一百年之后,从社会的读经风气,一直到私塾的成立。从私塾的创立,带动整个社会的国学热潮,书院之名渐渐为社会人士所乐用,到处都有书院。依照现今的状况,我把书院的类型分为几类。第一类是儿童教育的学堂,有的是做读经教育,有的是做蒙学教育。第二类是古代的书院,经整修作为旅游景点,让大家去参观,收门票。第三类是新开创的文化场所,以书院为名,而办才艺培训班。第四类,是在古书院或新设书院中,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文化讲座,请人讲学。最后一类是除了办一些讲座之外还办一些学术研讨会,现在海峡两岸的研讨会,就往往在某某书院,或者以某某书院为名来办。
至于我对于在读经私塾中大量读经的孩子,所要办的书院是和前述几种都不一样的。首先,所面对的学生,不是儿童,也不是学者,而是青少年。其次,课程主要不是读经背诵,不是论道讲学,而是为读经有一定数量的孩子,进一步做进德修业的基础功夫。我书院入学的门坎有两项,一是年纪超过十三岁,一是经典背诵量,要有三十万字,中文二十万,外文十万。一个人如果能够把中国古文背上三万字,稍微加以培养,就可以读尽中国的经史子集,就可以读五千年的书了。如果能够背诵背诵三万字的外文经典,他这辈子的外文就很容易学到一个相当的高度,所谓相当的高度,就是跟外国人一样好。现在我们要求书院的学生先背诵中文二十万,外文十万,那是超标准的要求。因为我规划的书院,是为了培养时代的文化大才。他们在十三岁之前背过大量的经典之后,进到书院,第一步是解经,我要求解经的工夫是非常的扎实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会解。能够把二十万字中文,十万字外文都解完,他的程度就不得了了。在中文方面,能够把这些经都解下来,他的知识量,读书能力,当然远远超过一个文科的博士。而只要背诵了十万字的外文,将来去到那个国家,他不止中国的学问好,就是学习外国的学问也很容易抓住核心,理清文化脉络。我认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要复兴的第一关键。没有人才,你中华民族怎么复兴呢?教育的目的本来就是要培养人才。其实不是替民族培养人才,也不是替谁的家族培养人才,而是每个人的生命本来都应该这样成长,只要我们不耽误他,都可以这样成长。只可惜的是,我们常常耽误了他。
——恭录 季谦先生2013年8月14日讲于北京千人行书院揭幕典礼演讲
(三)
回想读经教育的推广,是从民国八十三年一月一日在台北成立「读经推广中心」正式开始的,再过二十几天,一百零二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就整整满二十年了,二十年,不算短的日子,人生有几个二十年啊!然而,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并没有虚掷这二十年。
我在二十年前刚开始推广的时候,曾立下短期、中期和长期的愿景,那时候说:希望三五年之内,推广到全省,十年二十年之间推广到大陆以及世界华侨,三五十年之后,能够推广到全世界。
如今看来,读经观念早已深入台湾全省大街小巷千村万家,著名学者黄俊杰教授誉为五四以来最大的文化运动。大陆读经儿童人数,据联合报的调查报导,已超过一亿,不论大都名城穷乡僻壤,读经之声不絶于耳。两三年来,大陆教育当局更推动「经典进校园」方案,主动提倡中小学以经典教育作为校本课程,读经风气,方兴未艾,有重回体制之势。此外,在海外华侨社会中,因为家庭读经已历六七年,渐有效果浮现,譬如德国汉堡有一个从三岁开始读经的孩子,现在未满十岁,即兼通三四种语文,阅读中文的能力媲美大陆和台湾的初中生,英文的能力超过英美的同龄,德文的能力,在学校中佼佼优异,此种成效,已引起数以百计千计各国华侨的惊叹,势将改变一百年来的华侨中文教育思潮。
读经教育,以其切合人性,故永远走在时代的前端;读经教育,以其顺乎自然,故将流行于全世界。
祝福读经的孩子,读经的家庭,读经的学校,读经的社会国家。
——恭录 季谦先生2013年12月8日《走在时代前端的教育──「第十四届全国经典总会考颁奖典礼」感言》
(发表于2013年12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经典总会考颁奖典礼 纪念册)
-- 作者: 季谦
-- 发表时间:2014/01/01 11:58pm
是的,二十年,说来一句话,细细算来,可真漫长。
记得少年时,刚考入师专,那时十五岁,说要读五年,
当时心里曾想:五年,多漫长的岁月呀!
没想到五年一下就过了,
后来,三年五年三年五年的时段,一个个过。
这次以二十年来计,算是比较长的一段了。
但回想起来,竟然也是忽地一下就过了。
如果是一个初生的孩子,经过二十年,也就二十岁了。
现在书院的学生,有的还没二十岁,也就是说,我开始推广读经的时候,他们还没出生呢。
前十年,读经从无到有,后十年,从业余到私塾,
现在从私塾正要步入书院。
希望今后又二十年时,再和大家来谈二十年间的书院发展,
那时,当有从读经从书院出来的人才,现身说法,
然后再二十年,然后再二十年,再二十年,⋯⋯⋯⋯
丁丁的引介感言
原来大家的问题都差不多。
以前我也问过差不多的问题,好像是,为什么老师推广读经,逢人就讲,每天都讲,讲一样的东西,回答一样的问题,每天做一样的事情,为什么都不会累啊?
太阳每天都升起来,也不会累的。老师说。源泉滚滚,不舍昼夜。有本者如是。
老师自己是很喜欢读书的,服兵役时,时间最受限制,读书的力道却最强。晚上熄灯后偷着在厕所读书,一页《四书集注》布满着苍蝇,据说就是那时候夹的。
以身示教、乐在读书的老师,四处奔走、大声疾呼,要人们拾起圣贤书,喂养自己、教育孩子,跳脱时代的局限,带领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金色大道。
为此,除了感恩,再不能有别的心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