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价
定价:价格的决策是营销当中非常惊险的一跳,企业所有的策划、产品设计、渠道和创意性的品牌传播是否有成效,都会在定价环节体现。
- 定价是一个战略性的策略;
- 定价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 定价决定了企业的营销战略;
- 定价是一个市场价值发现的过程
价格:
- 暗示性功能:消费者会基于产品价格来判断产品质量,价格起到产品质量和价值的指示器的作用;
- 其他功能:企业采用免费价格作为重要的策略,在背后转移支付;企业分为基本性产品价格和动态基于耗材的价格,产品组合多样化;企业采用系列价格,比如:零售价、实际售价、打折后价格等,起到价格锚定的作用。
定价是一门战略,也是一种技术活和艺术;
争夺到定价权是企业做营销、打造品牌的重要目标。
2. 定价方法
1. 随行就市定价法
- 价格是市场的平均价格,企业没有定价权,产品在市场中没有差异化。(猪肉,大豆)
- 供求关系决定了产品的价格。
- 定价策略:随行就市定价策略,是通过研究宏观经济学的走势、产品需求和供给的趋势,来进行定价。
2. 成本加成定价法
- 价格是基于企业的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润,企业具有一定定价权。
- 例如,公关行业的报价=发新闻稿的费用+公关活动费用+固定服务费,即基础价格+服务费(品牌价值)
- 品牌价值:品牌价值是企业定价权的变现能力,反映在定价上。真正的品牌,消费者会愿意支付溢价,具有定价权,否则,你只能被称为商标。
3. 撇脂定价法
- 价格按照品牌在不同时间节点的接受度而不同,越来越低。(从PS2到PS4)。
-
撇脂:从牛奶中撇取其中所含的奶油,把牛奶上面的奶油先撇掉,又生成一层奶油再撇掉一层。这里撇的是市场上不差钱、喜欢猎奇尝新这批顾客。
4. 歧视性定价法
- 又叫差异化定价法,价格按照不同的顾客类型、不同的使用经验、不同的交易关系、使用的紧急程度、不同的分销渠道和不同的专业能力等而不同,价格是动态的组合。(车险,机票)
- 歧视性定价是一种基于数据、行为和高度市场细分的动态组合定价法。
- 优势:最大化公司的收益;最好的奖励顾客的优质行为;企业能掌握大量顾客数据,从而更加精准地定价。
- 挑战:企业需要大量的数据、模型和分析;企业需要模型进行分析。
5. 基于认知价值定价法
- 适用的产品类型:消费品、时尚产品、服装、领带型产品(代表身份阶层)等。
- 当企业的产品成了某种社会道具的时候可以用认知价值定价法。
- 有溢价的前提是打造足够强大的认知价值。
3. 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 垄断和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价格与价值背离。
- 互联网时代信息流动增强,企业产品的价格和价值越来越靠近。
定价面临的挑战:价格下降是营销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
解决策略:企业通过新的定价方式,把一次性的价格变成服务;企业把顾客支付的价格通过免费和转移支付的方式,变成赞助式。
新的定价战略:免费!免费是一种价值交换,是一种转移支付。(邮箱免费,收取你的信息卖给广告投放主)
4. 如何应对价格战?
应对方式
- 企业要了解清楚顾客愿意支付产品价格的原因;
- 企业要提升产品的价值;
- 企业要聚焦核心顾客,提供其真正需要的服务。
如何物有所值?
企业要深刻地理解核心用户,聚焦企业核心顾客最关注地价值点,为顾客创造更大的核心价值,而不是其他衍生价值。
¥案例:联邦快递和美国邮政地价格战
背景:联邦有这么一项服务特别赚钱:隔夜送达、可信赖、高价(大概11美元);邮政看到后,也想这么做,于是,推出:隔夜送达、快递邮件、低价(大概9美元)。邮政一般服务于老百姓、中产阶级;联邦服务于各大企业和顶级机构。
问题:如果你是联邦的CEO,你会怎么做?
决策:
- 不降价
- 把上述一款产品拆成了两款产品:a. ”标准隔夜送达服务“,即上述服务,但下午送达;b. ”优先服务“,即优先级服务、可信赖、13美元(涨价2美元),早上送达,并在信封标注”优先服务“。
结果:
- 联邦快递地绝大多数顾客都毫不犹豫选择了支付13美元,获得优先服务;
- 无论是联邦的优先服务还是标准服务,由于联邦快递就送一趟车,两个服务都是同时早上送达,对顾客而言,获取的时间一样
分析:
- 联邦快递的核心顾客是大的律师事务所,战略咨询公司等,经常要寄文件给他们的客户。优先服务会让客户感受到自己很受重视。
- 联邦快递深刻地理解它的核心顾客是谁,顾客关注的是什么?
美国邮政再次反击!
推出服务:2磅、2天送达、2.99美元(邮政一般是销售0.99美元的航空邮票,相当于增加了2美元)。
结果:
- 2磅2天送达的产品出来以后,美国邮政的收入大幅增加,很多顾客都开始选择这个新产品。
- 9美元的产品外包给联邦快递!
分析:
- 新产品更灵活,交付周期稳定,运的东西多。
- 深刻理解和聚焦顾客。
5. 总结
企业要知道定价的方法,但更重要的是知道价格、价值和顾客之间的关系。
只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做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