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发给我一段打油诗,我竟然接不上了,枉我号称酷爱文字,当了若干年语文课代表,可怕不可怕?
我正在渐渐失去我的好奇心,我变得和蚁流中的人群并无二致,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当年眼里的光,心里的诗,再也没有了。
《奇葩说》里,黄执中说了这么一段话,人的好奇心只有在小时候才格外单纯和强烈,长大以后反而因为追逐平静而压抑住自己的好奇心。
过着违心但安稳的生活。
毕业时,记得自己曾经在闺蜜面前说过自己想做一个很酷的人,四海为家,走遍天涯。
然而现在连大声说出“我想要”三个字都会羞愧。
生活平静如水,一眼望到头。对我而言,明天只是无数个今天。
没关系啊,身边的人大多数不也都得过且过么。
曾经踌躇满志的创业伙伴,现在只会叹一口气说:“算了,就这样吧。”
结了婚的同学,问起近况,也只是一句:“还行吧,凑合着过。”
奔三的朋友,连相亲对象长什么样都懒得知道了,只想知道对方经济是不是还过得去。
这个世界究竟对我们做了什么,让我们他妈的都不敢去爱去追求了。
没有好奇心,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以前对一件事物的热爱,是纯粹的,没有功利心,也没有现实生活的干扰项。
现在,我们会觉得,这种热爱如果不能给我们带来实际的好处,热爱的程度就大打折扣了,甚至根本提不起热爱的心。
说什么要学日本的匠人精神,也就说说而已,还是赚钱最实际。
要知道,能让我们终身快乐的,恰恰是那些没用的东西
喜欢侍弄花草,仅仅是因为在泥土香和花朵的芬芳里找到了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秀出情调。
热爱一壶茶,只是因为新绿的茶香打点了生活的韵脚,不是因为明前的昂贵和茶具的价格。
这点,孩子和我们有着本质上的不同。世界对于孩子们来说是灵感的源泉,是陌生的新鲜,世界对大人们来说狭隘的沦为谋生的渠道。在每天汲汲营生之间,他们丢失了好好拥抱生活的能力。
简单说,世界对孩子们来说是有趣的,对大人们来说是有用的。
请保持像孩子一样的偏见和好奇心,愿你活得热烈洒脱,欢喜自如,做个有意思的人,永远深情,永远有趣。
请保持像孩子一样的偏见和好奇心,愿你活得热烈洒脱,欢喜自如,做个有意思的人,永远深情,永远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