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漠脸看完,珍惜每一刻这种事还需要费这么大一圈力气讲吗?”有人看完这么评价Soul(《心灵奇旅》)。
得出这样结论的喷子,自以为看懂了“看天空、走路、吃pepperoni披萨才是正事”,就立刻居高临下判定:这部动画电影是大人给小孩的“说教”,基本等同于“活在当下”的低俗鸡汤。
我讨厌这样的傲慢。
如果是这样的逻辑,那可不可以说,不过就是“生老病死“,四个字就说完了的破事,还需要费这么大一圈力气活一辈子吗?
的确,在需要老少皆宜的动画电影里探讨“存在“和”灵魂“,片子深度一定是有限的,但这正是作品创作的难度所在。
让人触动的总是细节,而不是宏大命题。如果看完片子只看出中心思想,也只能说明小学语文学的不错。
Jon Batiste的原声音乐,不香么?
毕加索抽象风格象征宇宙高纬度量子空间的人形具象Jerrys、世间无数伟大成就者都无法阻止其厌世的22,存在于物理和灵性空间之间、忘我即可投魂而入天人合一之境、与陷入执念只有一线之隔的”Zone”…这些脑洞设置不香么?
最最重要的是,如此之含猫量十足,不香么?
罢了,人类的悲喜本不相通。
黄色的出租车,标志性的布鲁克林大桥,桥下的哈德逊河,曼哈顿的秋色,以及MoMA一条街区之隔的爵士吧Half Note Club,墙上的涂鸦…开场一瞬间就被这一个个鲜明的视觉标识卷入记忆中的纽约,进而卷入故事之中。
前几天有同事笑话另外一个同事是“小哭包儿“,因为她看《夺冠》哭了。我心想,那我才是“钮钴禄·真·小哭包儿·吟“,因为我连看商业大片 -- 比如看到一个明知是CGI做出来的虚构角色King Kong在帝国大厦尖儿上被逼到绝境,被一堆直升机开火围剿 -- 都能稀里哗啦的人。
所以,当22被一句句来自外界和自我的 -- “你做不到”,“找不到火花”,“这不是目标,这是平庸的生活”,“因为你在我的身体里,才找到了火花“ -- 攻击所吞噬,黑暗中缩成小小的一团,终于没能忍住。
还有什么,比掐灭生命的火花,更残酷。
当小女孩赌气说要放弃trumpet,但又自说自话再吹“最后一次“,然后立马进入状态,又开始泪目。
还有什么,比燃起生命的火花,更美好。
我不认同,角落里饥肠辘辘时的披萨、半个甜甜圈、线圈,还有那片树莢,是整部电影的寓意。这只是22的“Spark”:22是一个一直生活在“The Great Before”的厌世灵魂。而在“The Great Before”这个空间中,是没有感官觉知的,因此当22第一次通过Joe的肉身,真切地体验到了各种食物的美味、旋转着掉落在手心的树莢、被街头从下水道鼓起的排风挠痒痒、被地铁里忙碌人群中的歌声打动、被Joe的母亲拥抱真正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的时候,这激起了她生活的热望。
那些能进入心流之“Zone”的人 -- 不光是弹爵士钢琴进入忘我之境灵魂出窍的Joe,篮球运动员(此处好像是在嘲笑纽约Knicks队),舞台上表演的演员,甚至纹身师 -- 都有着个人独特的Spark。这也是为什么,电影里有You Seminar和不同人格的Pavilions这个设置。Spark是一个人独特的、真正热爱的、激起他/她对生活热望的事物。
像电影trailer里说的, “What Make You, YOU?” 这是电影的第一层含义。
第二层含义,是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一层含义是通过主角Joe来引出的。当他达成目标,在Half Note演出大获成功,却觉得不过如此。然后引出了电影里的一段对话:
小鱼游到一条老鱼的旁边说:“我要找到他们称之为大海的东西”。
“大海?” 老鱼问:“你现在就在大海里啊。”
“这儿?” 小鱼说:“这儿是水,我想要的是大海。”
Joe一时间未能领会其中的深意。失落的他回到冷清的家中,无意间发现22藏在裤兜里吃剩的披萨、1/3个甜甜圈、慈母手中线和树莢,这些小东西激发了Joe的创作灵感。
随着音乐缓缓从指尖流出,往事一幕幕浮上心头,Joe这时猛然明白了那个“鱼和大海“的故事寓意。Joe渴望大海(成为一个professional jazz musician),却忘记了自己已然身处大海中(忽略了身边“jazzing”的事物),而成为一个职业爵士钢琴师的执念(执念在影片中让人成为lost soul),一直以来阻止了他去全身心投入生活。
电影到这里,到达了高潮(soundtrack太好听了!),两条线索也交汇在了一起:目标不是人生的Spark,也不是生活的意义。有觉知、有Spark的生活本身才是。(有点绕)
成年人的烦恼在童真中抚慰。
另:故事还有个细节也有好玩,讲人的异化,顺便嘲笑了华尔街的hedge fund manager,灵魂被执念吞噬变成了lost soul,迷失进黑暗荒野。
可谓,一念入魂,一念成执。入魂忘我,成执失我。忘我之境,花火通明;失我之时,生不若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