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就像堕胎,非不得已你不会想去,但如果真的要去了,你不能自己给自己堕胎。
《逃离德黑兰》(Argo)是2012年上映的一部传记剧情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背景下,美国中情局(CIA)特工Tony Mendez营救被困在加拿大驻伊朗使馆的6民美国公民的故事。该影片获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剪辑、最佳改编剧本等3项大奖。
我们在军队里执行的自杀式任务,它们的胜算都比这个高。
主角托尼是中情局秘密营救专家,在得知6名美国公民逃出美国驻伊朗的大使馆,躲在加拿大大使的家中后,接受上级委派展开秘密营救。他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甚至是异想天开的营救方案——将自己伪装成电影制片人,给其他6名人质伪造剧组工作人员的假身份,以在伊朗取科幻片外景为由头,将6名人质带回美国。而这部“假科幻片”正是英文片名《Argo》。
美国政府把革命分子视为恐怖分子,但它自己和它的中情局,才是历史上最大的恐怖组织。
影片完整看下来,感觉还是比较平和,除了开头大批伊朗学生闯入大使馆交代背景,以及临近末尾托尼和6民人质过机场检查的惊险桥段比较紧张之外,其它的基本在按时间线叙述营救准备。前面的营救准备铺垫得的确太冗长了,两个小时的片子,铺垫了一个小时托尼才见到那6名人质。所以前面看得会有点不耐烦。
行动上是机密的,所以颁奖仪式也是机密的。他不能知道,谁都不能知道。
那一个小时的铺垫除了表现美国有些高级官员营救想法不切实际,决策不怎么高明之外,交代了主角托尼的家庭身份—有老婆儿子,却因为工作特殊的原因不得不暂时分开,所有任务都是私下进行,荣誉和奖励也不能分享,这些为后面他的“英雄表现”做了铺垫—特工也是有家庭的普通人,在国家大义和使命任务前勇敢地做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事。
再者,就是在好莱坞的准备工作和对好莱坞的调侃。
你想骗过好莱坞,一个人人都靠说谎谋生的地方?
除了前半部分铺垫过长,使得后面过机场关卡的高潮部分略显刻意之外,影片也被评价过于夸大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与真实历史相差较大—突出了美国人的受害者地位,损害了伊朗的形象(实际上正是美国扶持穷奢极欲的国王巴列维,搞得民怨沸腾,然后巴列维仓皇出逃,寻求美国庇护和治疗,而伊朗扣押人质期间也没有做什么过分的举动,66名人质中还释放了13名妇女,黑人和病人,不像影片中那样残暴和武力)
如果我们想听到掌声,我们当初就加入马戏团了。
影片比较打动我的人物是托尼为了实施营救计划寻找的好莱坞帮手——著名化妆师钱布斯和著名电影制片人雷斯特。两个置身政治之外的娱乐圈人士却意外地加入到了营救小组中。尽管明知计划成功率不大,但他们还是尽心尽力地出谋划策,挑选剧本、成立工作室、海报插画、媒体宣传等等,短时间内迅速筹备起来,而且逼真得骗过好莱坞和一众媒体,除了行动小组,所有人都没有怀疑这个假装要开拍的科幻片《Argo》。
他们决定出手相助并没有政府机构要求配合,只是不愿看到本国公民被囚禁在动荡混乱的伊朗,在那个水深火热的地方,他们随时有可能被处决。
如果说影片要展示英雄主义,那么也是平民的英雄主义,他们心怀善良,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应牵连普通民众,在这样的国际问题中,人们的国家意识,同胞之谊和公民责任感被唤起。
另外,托尼的上司、中情局高级官员杰克(Jack Donnell)也是本次营救计划的重要一员。此次计划一开始便是力排众议,好不容易才得到了国会的批准,而在托尼就要带人质去机场的前一晚,计划突然被叫停,飞离伊朗的机票也“要找卡特总统才能拿回”,而杰克硬是动用中情局的力量联系到白宫,哪怕谎称白宫参谋长孩子学校的老师也硬是让白宫参谋长接了电话继续行动。不得不感叹杰克的行动魄力,雷厉风行,更可贵的是他对生命的重视,对一行人生命安全的负责。
影片到此便进入最后生死一瞬的情节,也是影片最紧张刺激的部分,不仅将前面的铺垫一一紧扣回来,而且在话分两头、三头之间同时展开剧情,托尼和6人在机场佯装镇定过重重盘查,而杰克和钱布斯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地疯狂运转,为托尼他们提供过关支持。时间稍微慢一秒托尼他们就可能暴露被扣押,可谓惊心动魄,生死一瞬,看得观众都要捏一把汗。
尽管有一些诟病,但作为奥斯卡获奖影片无疑可圈可点,影片的内容也比较丰富,每个人对主题必定也有不同的感触和看法。虽然从历史上看,人质在被扣押444天后就释放了,此次营救也没有那么浓墨重彩,但《逃离德黑兰》表现了民众的善良和对生命的重视,引发了人们对国际争端、宗教影响和政府决策的反思,依旧有其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