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谷雨,风和日暖,春色阑珊。可是近期的疫情反复无常,阳光之家的伙伴们只能在空中课堂上课,但大家踊跃发言,积极分享,丝毫没有恐慌和焦虑。在疫情期间,宅家里最好的修行方式,就是读书。尤其是与一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朋友们同行,真是人生一大幸事!我们彼此珍惜,相互扶持,在身心灵成长的道路上,渐渐壮大,成就自我,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在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顺利完成第二章的学习,第二章主要讲,引导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关于情绪的管理,心理专家以及社会学家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读。在我们学习《孩子的品格》一书后,对于“情绪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家长,我们承担着对孩子的抚养、教育的责任,如何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有担当、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感的人,o是摆在每一位家长面前的人生大课,这就提醒我们:家长首先要学习,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家庭中熏陶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家长成长了,才能影响孩子。
孩子的品格优势培养,是影响孩子一生幸福的关键。彭凯平教授作为中国首推积极心理学的领头人,积极心理学是积极教育十分重要的科学基础之一。积极教育不只是针对儿童,也适用于成人。我们知道:教育是人类用灵魂引导灵魂,用生命响应生命的伟大创举,是超越技术直达内心的觉悟之光。那么,积极教育就是为孩子点亮生命中的积极天性,让他们学会与他人正常、积极地交往,进行合作、沟通交流和表达。简而言之,未来善于与人合作,能够领导、感染他人,才是真正的本领。
一个人要想拥有蓬勃人生,就必须有足够的“PERMA”。这5个字母分别代表人生的5个元素——积极的情绪、投入、人际、意义和成就。我们和孩子终其一生,做出的各种选择,都是为了尽量得到这5个元素。人类的美德和品格优势是获得幸福的五元素的基础。所以我们今天学习积极教育的目标是将我们每个人拥有的那些积极情绪唤醒,使之发芽、茁壮生长起来。这包括充分调动我们的积极情绪、全情投入到所有的事情中,物我两忘、勇敢坚韧地不断探索生命和世界的意义,积极地获得那些或大或小的成就,以及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读书会的伙伴们,作为家长,都是非常渴望学习和成长自己,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们有些困惑、疑虑和不知所措,人称之为高级动物,是因为我们有丰富的情感,情感的表达有多种形式,无论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社会,情绪都是一个最好也是最直接的入口。那么情绪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有情绪?如何管理自己的消极情绪?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用了三节课的时间学习了《情绪力》,这一小节作为本书的首篇,足以证明情绪对人的影响是何其重要。我们的情绪大致可以分为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当然,情绪不只是简单的感觉或感受,它是由内在、外在刺激引发的生理反应、主观感受、认知评价和行为反应四种成分交互而成的。是最容易从外部观察、体验和测量的心理状态。所以,个体的心理状态是否健康完全可以从情绪上窥得一斑。
每个人都有生气、急躁、愤怒、怀疑、攻击等复杂情绪,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关键是我们不能让这些消极的情绪影响身心健康。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培养调节情绪和管理情绪的能力非常重要,它是孩子在未来遇到挫折时自我激励、识别他人的情绪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能力的基础。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和孩子都会产生消极情绪。比如:看到孩子写作业拖拉,就生气责怪孩子懒惰;开车回家路上,被别人的车剐蹭了一下,大发雷霆;在单位被领导批评,情绪低落……这些都会引发我们的消极情绪。同样,孩子也会产生消极情诸,如考试没考好,跟最好的朋友发生小矛盾,自己最喜欢的玩具不小心弄坏了。面对自己和孩子的情绪,我们一般采取的措施是什么呢?着急?厌恶?害怕?无奈?伤心?焦虑?……其实,这些消极情绪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它是在提醒我们,具有一定的警报作用,及时地告诫我们可能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的损害。所以,消极情绪并不可怕,我们应该接纳这位“老朋友”。只是这位老朋友脾气不好,比较难处而已。我们需要了解其脾气秉性,更好地与其保持融洽的关系。作为父母,我们完全不必对孩子的消极情绪大惊小怪,更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否定打击孩子的优秀表现。书中建议我们从以下两种方法处理情绪问题:
一、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情绪。
孩子出现坏情绪时,我们要做的是理解孩子,并且让他明白,不管是高兴、开心还是愤怒、沮丧,都是正常的孩子,只有先从内心正视自己的消极情绪,以后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他才会心平气和的面对自己的各种情绪。
二、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情绪。
引导孩子表达情绪时,家长的引导语言要简洁、平和,而不是带着比孩子还负面的情绪来指责他,或者用带有倾向性的评价催促他,怒骂他,如果这样子,孩子的负面情绪只会加重,久而久之,孩子逐渐会逃避,不愿意跟你倾诉。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的情绪也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以及孩子处理情绪的方法。如果我们一有情绪就采用不当的方式发泄,孩子会学的有模有样。相反,如果我们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即使出现负面消极情绪,也能坦然全然接受,采用积极的方法合理释放,那么孩子就会从我们身上学到积极应对坏情绪的方法,从而真正做到与不良情绪和平相处,拥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做一个不吼不叫的父母,是需要讲究方法方式的,书中为我们提供了管理消极情绪“五步走”法则。
第一步:注意自己的心跳。
第二步:认知察觉,采用自言自语的对话系统。
第三步:全然接纳自己和孩子的情绪。
第四步:反驳不合理的认知。
第五步:选择积极的行动。
总之,当父母以解决问题,而不是发泄情绪的态度对待孩子时,亲子关系就会更加密切,而孩子也会从父母的言行中学到更多科学地处理问题和管理情绪的方法,并逐渐为己所用。这也是身教大于言传的力量。
感谢两位老师的带领引导,经由伙伴们的共同精进,我们已经走在改变的路上,改变的第一步已经迈出,无论步伐大小,我们从未停止。无论我们持有哪种情绪观与幸福观,其实都已经在为自己和社会提供积极的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