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我独自坐在窗前,看着始渐泛白的天空,开始写我的心事。
不止一次,我暗暗冥想:什么是自由?我现在所拥有的这些东西能否算得上是自由?自由仅仅是个人思想的驰骋,还是躯体上的活动?来去自如、行踪不定的风,自由吗?经常听到人谈及自由,那么自由,是不自由的人对现状不满的寄托,还是所有人精神的渴求?
对于没有国籍,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的人来说,他是否已经获得了自由(至少他没有乡愁,不会思念,没有负担)呢?马拉默德说:“自由的目的是为他人创造自由”,若真是这样,人类可真是伟大啊。
事实上,只要不限制他人自由都算功德无量了。普通人是无法做到像贤者那样通透的。这就是贤人和平庸者的本质区别,但我并不否定它。因为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人分为三层。其中最基本的,也就是最原始的东西:“本我”。
在我看来,“本我”就是本能的、本性的。自私也算本能的一种。本能只能疏导、减缓,扼杀本能只会自取灭亡。我并不是不理解,也并非要反对马拉默德的观点,我更不是讨论人性的阴暗面,我只是陷入了一团迷雾中,我始终没能看清自由的本质。先哲似乎也没有给出我想要的答案。
歌德曾说:“一个人只要宣称自己是自由的,就会同时感到他是受限制的。如果你敢于宣称自己是受限制的,你就会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我反复思索,还是不懂自由为何物。自由是像空气一样环绕在我的周围吗?如果是这样,为什么我没有感受到它?到底什么是自由?
“一切都顺风刮下/流水一般行走/不带负担和仇怨/一身轻薄依仗踏沙”,潘云贵在《伪闲人》中这样的描写让我心驰向往。在羡慕余,我心头竟然添了些许苦楚。没有牵挂不是我一直向往的吗?没有负担不是自由最理想的状态吗?突然间,我想起了多年前在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中看到的一句:“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相反,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那么,是因为我抛弃了全部的负担,我才会不安吗?原来,在一定约束下才会找到最大化的自由。没有约束就没有自由,自由和约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泛滥后,心灵得到的不是宁静和充实,而是无休止的迷茫和虚无。就像一片轻盈的羽毛,漫无目的地漂游,永远没有终点。看似拥有了自由,实则陷入了更大的束缚之中。
自由和流浪有什么区别呢?流浪,是自由的一种。我一度向往流浪的文人。我始终觉得他们有着旁人无法触及的洒脱与自在。三毛的流浪文学曾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几代人。在我看来,流浪会看到形态迥异的美丽风景,不同地域的民风民俗,这些会使人感到精神富足且安宁。现在我才逐渐了解到,有些流浪是不得已的。那种“自由”的背后是浓浓的乡愁,没有人会听不到来自故乡的呼唤。
什么是自由?我想它一定还有更深层次的涵义,而我所参悟到的不过太仓一粟。也许穷极一生,我都窥不见自由那神秘的真容。而我,也将不停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