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若原创分享215天
今天李老师带领我们了解了脚本这个概念。在课堂上,李老师通过生活实例,通过雕塑让我了解到了脚本就是童年的不客观的,不成熟的幼时决断。
举个例子来说,小时候我看到妈妈烙了白面油馍,只让爸爸和小妹吃。当时的感觉就是自己不配吃白面馍馍,只吃的吃红薯面,玉米面饼。这种不配得感,让我在过去的40年,一直不愿意去麻烦别人。现在看来,慢慢的时候也有自己的理由:因为爸爸要照顾七口人的生活,妈哟,照顾年幼的小妹。
再举个例子说,小时候爸爸把我送到大姑家,偷偷的走,我那种惊慌害怕的感觉,瘦身的埋在我的潜意识里。听说刚出生时,我已经是家里的三姑娘,打算把我抱去换个男孩,结果舍不得又抱回来了。在襁褓中也许经历了那些妈妈熟悉味道的那种恐惧。现在我知道了,爸爸并没有想抛弃我,只是让我换个环境,去玩几天。他们送我走,也是看看我适应不适应,结果还是把我接回来,亲自抚养。今晚我家五个姑娘,把妈妈还是一如既往的,我不嫌弃的,照顾我们的生活,鼓励我们学习,用有形的无形的力量支持着我们,只有学习才能够跳出农门。
同时我也反思了我给儿子提供了什么样的脚本?而是不满三岁的时候,我就离开了他,他内心的恐惧,我该如何去处理?如何让和我的模式不给孩子造成那么多负面的脚本?
我是告诉我们,用爱做底色,别让孩子真真切切感受到来自我的爱,其他的都可以说。以前给儿子造成的伤害,要向他解释,告诉他当时那样做的不容易。告诉儿子,妈妈当年离开他是想给她一个比较好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但是虽然妈妈不能天天陪着他,但是慢慢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她。我可以翻张照片陪着儿子欣赏一下,那时候我去幼儿园留下的剪影,平时他回忆在大操场上玩,陪她雨中在菜园里面散步,看墙壁上的蜗牛。跟他讲妈妈带着绘本给他讲故事……我可以说:儿子,妈妈爱你,永远永远爱你。无论什么时候,妈妈都和你在一起!但是妈妈不喜欢你在写作业的时候拖延,你看课外书的名义来拖延作业;我们永远永远爱你,但是妈妈不喜欢你打着做英语一起作业的名义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