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已经开始。
对日子的感受里,比较喜欢五月和七月。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日子。而七月呢?是作为教师开始放空的日子。也许,还因为那部《七月与安生》的电影。
七月,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是一年中下半年的开始。
上半年若留有遗憾,那就在下半年弥补吧。
遗憾一定是有的,关键看你怎么去看。多角度的、立体的、各种材质的,都去想一想。只是,不管怎么想,最终都会回到这个人身上。
那天听张齐华的网络研修课——如何让“随机思想”落地。忽然想到一段话:这个世界上活得通透的人,都是了解这个世界多样可能性的人,以及能在接受这些可能性的时候找到自己的那份确定感。
上半年,有很多的可能性。
比如,身材管理。疫情宅家,胡吃海塞,身材自然会走样啊。可是夏天来临,裙子套不上去,一身赘肉何处安放呢?需要有很强的自律精神,健身,节食,才能自如地行走在校园。这条路,对有些人来说,是一条比较艰难的路。而对于乐于此的人,是一条快乐之路。
比如,情绪管理。全民焦虑的时代,人家买了车,买了房,或者换了人,升了官,跳了槽,你都要去比一下吗?人家班级娃乖,成绩又好,你也要去比一下吗?我看未必。我们到这个世界,都是有不同的使命,你只需要去完成你自己的使命就可以了。再者,人和人本来就不一样,为什么非要活得一样呢?我这心态,越来越佛系,越来越淡定。
但是,光佛系不行,佛系不是无为,淡定不是啥都不干。比如,学识管理。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修为。
回头看上半年,我走的路那叫一个“充实”。两门课程的学习,每日打卡,共14次大作业,仿若经历重生。每次作业都是一次“脑细胞容量迅速失去又迅速回归”。我的短板在这些课程里显露无疑,不过,我就是来学习的,不怕暴短,原样呈现我的样子吧。我的思考比较幼稚,我的笔触比较简单,不怕,只要在思考,只要在写,都是可行的。
翻看手上的《人是如何学习的》,想想脑袋里留下了哪些观点或者句子,回忆郝老师授课中,那些触动你的瞬间,会有莫名的兴奋在里面。特别是翻看第十章,就是整本书的浓缩版,想要强行记住却最终放弃,因为成长并不是用记下多少个句子来衡量,而是看你做出了多少个那样的句段。
再回忆《玩游戏,学数学》,三本书,异课同构,王志江校长传递的数学课程学习之道,宋亚男老师传递的教学之道,于我,哪些是最有启发的,哪些是我可以直接实践的,我在一边摸索一边尝试一边收获,这样的感觉只有在做的人才明白个中滋味,那滋味是甜的。
除了这两门课程,还完成了一些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那是一个和团队对话,和教材对话,也和自己对话的时候。两轮下来,真心觉得自己成长了不少。
这样写来,似乎没有遗憾。
其实,不是的。因为我的学习,还需要“放弃漫步”,对刻意练习的本质还践行得不够,我的思想还会在浅表里“游泳”,不能看到最本质的东西。
这样的遗憾,可以在暑假里得到弥补。比如将作业课题再次思考梳理,至少可以有个框架的搭在那里。
七月已经来了,新网师又要发布招生公告了。期待着学友越来越多,我们互相在时间里,学着长大。
我也会向我的同事力荐新网师这所大学。
七月,让我们在新网师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