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伙伴共读第87天】
今晚读《儿童的人格教育》第六到八章。
1.人类的社会情感
我们发现许多儿童和成年人都有一种把自己与他人发生联系,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并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的愿望,这种表现叫做社会情感。作者发现迄今为止社会现象与人的概念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个体对至高无上的追求和社会情感建立在人的本性的基础上,两者都表达了对认可的内在渴望。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情感总是对体力虚弱的反应,与体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就人类而言,培养社会情感最重要的阶段是幼儿和儿童时期,因为此时他们最无助,并且成长最缓慢。儿童身体上的不成熟使教育成为必然,教育的目的依赖群体克服儿童的不成熟,教育必须具有社会性。
任何伟大的成就,包括人的能力发展都是在社会生活的压力下朝着社会情感的方向完成的。一个独居的人是不需要语言的,他也不需要理解力和逻辑感。或者说他的需求不会大于动物的需求。另一方面,常常与人交往的人必须使用语言,逻辑和常识,必须发展和获得社会情感。这是逻辑思考的最终目的。如果儿童缺乏安全感的积累,当他与其他人接触或当他们独立完成项任务时,尤其是面对要求客观、逻辑思维的科目,如数学时,会流露出他们欠缺安全感。
环境的影响可以从孩子犯的每一个错误中察觉到。例如,一个不爱整洁的孩子,总是生活在帮他把东西收拾的井井有条的人的阴影里,喜欢撒谎的孩子总是受到一位强势成年人的影响……
孩子在家中的位置会影响他的发展。如果年龄大的孩子取得了正常的进步,那么年龄较小的孩子就会投入更大的努力追赶他的哥哥姐姐,年龄较小的孩子通常会表现的更积极更有进取心。如果年龄较大的孩子比较虚弱,发展缓慢,那么年龄小的孩子不需要付出太大的努力去竞争。因此只有了解孩子在家中的地位,才能完全了解他。一般来说,最小的孩子通常想超越其他人。但是也有例外,所以不能对所有的孩子采用同样的方法,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虽然这几天在学校里很难做到,在家里却是可行的。
从性别角色差异角度来分析,性别角色不清晰的男孩儿和女孩儿,长大之后在适应现代文明中都会遭遇重重困难。
我们不能忘记一个孩子的生活方式在他四五岁时就已经确定下来。在此期间应该培养他的社会情感和必要的适应能力。
2.儿童在家庭中的地位
我们知道,儿童的发展是基于他对自己在环境中所处位置做出的无意识解释。如果一个孩子对某一个情境和他是否有能力克服某一个困难做出错误的解释,那么他错误的判断就会支配和决定他的行为。如果这种最初的儿时的错误看法没有得到矫正,那么任何逻辑和常识都不会改变他成年以后的行为。也就是说一个孩子幼年时形成的错误看法,会影响他一辈子的行为。
比如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家庭中有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经过调查得知,那个好孩子发现可以借助自己优异的行为成功地与坏兄弟和姐妹竞争,从而得到更多的认可,因此当两个孩子之间产生敌意时,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希望通过更好的行为超越另一个孩子,那么他就会往相反的方向努力,变得调皮捣蛋,达到超过另一个孩子的目的。经验告诉我们,强烈追求优越感会使孩子走向某一个极端。我们在学校也会看到同样的情形。另外,当某一种情况发生改变的时候,原本表现好的孩子的行为可能不再保持下去,因为他会根据情况的改变,走向另一个极端。那么,人们心目中的那个好孩子,可能就会变成坏孩子。
我们在学校里还经常遇到另一类儿童,他们懒惰沉默寡言的知识纪律和批评无动于衷,他们生活在自己梦幻世界中,完全没有表现出对优越感的追求。其实这是追求优越感的另一种形式,他们不相信自己能通过一般的途径取得成功,因此他回避所有可以获得提高和进步的手段和机会,把自己假装得非常坚强,内心却非常敏感、脆弱。他们退缩到白日梦、幻想和空中楼阁的虚无中。当然,这并不能急于结论认为这些孩子无药可救,因为这类孩子往往比较敏感,而作家艺术家,甚至科学家都需要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都是需要有想象力的。并且那些具有想象力,后来把想象与现实结合在一起,终于成为人类领袖的例子也是存在的。所以我们必须牢记,绝不能出粗暴地对待儿童,必须不断的鼓励他们,向他们解释现实生活的意义,使他们不至于将幻想与现实世界分割开来。
3.新环境
个体的心理活动是一个统一体,不仅体现在人格在任何特定时刻的表现都是前后一致的,而且还体现在个体的心理生活是一个连续体。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的行为总是与他过去的性格一致。这意味着未来和过去相互关联。因此我们不仅有可能教育和改善人格,还有可能检测出儿童在某一个时间点的性格发展情况。而一个个体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隐藏的性格特征就会在新的环境中立刻显现出来。每一个新环境都应该被看做是检验孩子是否做好准备的场所。如果孩子准备充分,那么他在新环境中就充满信心,如果他对新环境缺乏准备,他就会感到紧张,进而产生一种无能感。换句话说,孩子在学校的失败,不仅要归咎于学校系统的低效,还因为孩子缺乏上学的准备。
忽视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会导致儿童相信性别是可以改变的。一旦发现性格不可以改变,他们就会在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上予以补偿。比如会表现在着装和言谈举止上。如果孩子能默默地了解男女之间的差异,并被教导男女具有同样的价值,那么这种不幸的状况就可以避免。我们的社会一方面没有为女孩做充分的准备,另一方面又批评她们无所作为,这是一种短视的行为。但是要改变这种状况,不是件容易的事。
被收养子女、继子女、私生子社会处境非常艰难。这是因为整个社会环境给他们带去了不正确的认识(比如继父继母都是恶毒的),或因偏见给他们造成心理压力。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问题儿童和罪犯中有那么多孤儿和私生子,他们的反社会倾向不能归结于他们内在或遗传的性格。
【阅读记录第317天】
2017.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