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华秋实,是大多数水果的生长期,经历一年中的春夏秋三季。而枇杷不同,枇杷秋蕾冬花,春实夏熟,被称为“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即它从开花到结果是众水果中唯一经历过四季的。
枇杷叶 枇杷之名,非由其实而得,乃从其叶得之:“其叶形似琵琶,故名。”
枇杷叶的药性: 毛多质韧,味苦气平,隆冬不凋,盛夏不萎,禀激浊、扬清之性,抱忘炎、耐冷之姿,静而能宣。凡风温、温热、暑、燥诸邪在肺者,皆可藉以保柔金而肃治节,香而不燥。凡湿温、疫疠、秽毒之邪在胃者,皆可用以澄浊气而廓中州。
枇杷叶最好夏天之前采。首先采的时候要选老叶子,几经寒暑而不凋,药性好;然后要将叶上绒毛刷干净,不然绒毛会刺激咽部,加剧咳嗽;最后切条清炒,密封储藏。
如今空气污染严重,冬天时有雾霾,而很多有抵抗雾霾功效的茶饮中会放枇杷叶。我们看路边或小区里的枇杷树叶,是很能吸附空气中的粉尘颗粒的,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不仅冬天抗雾霾,枇杷叶泡水作代茶饮,于风、暑、湿、燥等四季时邪都有抗性。所以这个“独备四时之气”的美誉,给枇杷叶更为合适。
枇杷果 果色金黄,酸甜适口,生津润肺,深得老百姓喜欢。
枇杷药性: 甘平。润肺,涤热生津。以大而纯甘独核者良。多食助湿生痰,脾虚滑泻者忌之。蜜饯,糟收,可以藏久。
枇杷的主要功效是润肺生津。这一点和杏很像,但比杏平和,杏多吃会生痰热、发宿疾。但枇杷无此弊。
在润肺(滋上焦之阴)之余,枇杷也清上焦之热。尽管清热之力不如梨,因为梨是秋天成熟的,得秋之凉气。
枇杷以个大、独核的为最好。古人也喜欢把枇杷、杏、李、樱桃等小果子制成蜜饯,可以久藏。
大家都知道枇杷可以化痰,其实,枇杷也可以生痰。枇杷所生之痰是寒痰,多因脾胃虚寒而水湿不化所生,寒痰偏稀。若是被热而炼津液成的热痰,枇杷的清润之力则能化之。
枇杷膏 枇杷膏有两种,一种是以枇杷叶为主的药材熬成的膏方,是药用的。如市面上的一些中成药——川贝枇杷膏、小儿枇杷止咳糖浆。另一种是枇杷果熬成的,是食用的,可以泡水喝、作果酱、直接含食,强调的是口味甘甜,也有润肺清咽的功效。
枇杷果熬的枇杷膏的传统熬制法是:将去核枇杷与冰糖置于土灶中,用柴火干熬8小时,蒸发到枇杷渗出的水分,这样可以起到天然防腐的作用。一般8斤鲜果才能熬出1斤枇杷膏。
总结: 枇杷叶清炒可以泡茶喝,要选历经四时寒暑的老叶子,可以清肺火、胃火。枇杷果润肺,不要多食。枇杷膏既好吃又润肺化痰,不过化的是热痰,寒痰者不可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