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天总是阴沉沉的。时不时一场小雨就悄然而至,秋的肃杀很有力度。于此同时,更有力度的是学校今年针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出一系列活动。于是,我们的繁忙就更加火热。经过一个多月的备课组内同课异构校级的展示交流又开始了,我们组推荐出两个年轻人杨老师,张老师参加校级展评。
她们两人选择的篇目是选自曹文轩《草房子》的《孤独之旅》,一篇讲述成长的自读课文。在课前设计时,两个年轻人都和我进行过沟通。看得出,她们两人对这次的活动很是重视。年轻人,应该有所追求才对。
杨老师的授课主要是以朗读为线索,展开对人物的心路历程,和环境描写的分析。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教师在课堂充分展现了对学生的语言的建构和运用,审美的鉴赏和创造两个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既紧扣文本,又能联系实际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张老师更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从小说三要素入手,理清情节,探究人物,感受心理,品味环境,感悟孤独。课堂教学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并且,亲和力极强。
总体来说,两个老师对于文本的理解是到位的,重难点的把握也是适当的。但在听课过程中,总觉得有点遗憾,因为从两个老师的课堂教学来看,她们俩在授课过程中很明显不够大胆,给人一种在方框中跳舞的感觉,很是拘谨。同时,也没有突出自己的个性特色。
很多老教师提起这篇《孤独之旅》,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课后的自读提示也是有对这方面的提醒。所以,老师在授课时也就常常是先讲心理描写,再分析环境描写。这个做法没有错误,但大家都这样来上课,就显得有些寡淡。这次,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自读课文时,而我们的老师很明显在课堂上很规矩,对学生也是不敢放手。
杨老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杜小康的心路历程时,把文中有关“孤独”的所有语句都找出来让学生读了,黑板上写了一长串词语:想家、茫然、恐惧、寂寞、害怕、胆怯、恐慌、孤独。似乎不把这些词语找出来,就无法看到杜小康的心里变化。其实,我们仔细辨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词语所涉及的内容不过就是茫然,孤独,恐惧。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旁批将读出的内容进行整合。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词不落的情况,就是因为我们从很多课件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梳理。她的教学,明显受这样的思路的影响。
张老师的课堂也有这个特点,在让学生分组自读课文,然后品味孤独之旅时,课堂出现了短暂的沉默。于是,老师就开始用自己的正确答案,引导学生开始了填空式的分析。学生很明显在这个地方出现了问题,但老师为什么不敢大胆让学生再去阅读,去体味?究其原因无非就是怕学生说不出应该正确的回答,从而影响课堂的完整推进。因为,评价课堂教学时,总有人会拿拖堂说事。
课堂是什么?有时我常常会对这个问题产生疑惑。有太多的专家对课堂教学给出过概念,也有不少的规矩牢牢套在教师的头上。所以,不知不觉,我们的课堂就在这些条条框框的束缚下,成为了老师、学生的“藩篱”。就如一说起秋,人们总是会觉得应该是红色的。其实,秋并不仅仅只这一种颜色。
肖培东在听过《孤独之旅》后,也曾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们都是孤独的,思考者都该孤独地走向自己的课堂思维空间,这样我们就有了自己的思维个性。”所以,我觉得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和老师自己的,有个性的课堂才对。就如这秋,除了有枫叶的火红,还有银杏的灿黄,松柏的苍翠的。
当然,谈个性不是说一点规矩都不守。规矩当然得要,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见,规矩的约束作用是巨大的。然而,任何事情都应有度才好。规矩也好,要求也罢,一旦将其固化,那就不是约束而成禁锢了。所以,年轻的语文老师还是应该静心研读文本,积淀课堂底气。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打破藩篱的勇气,才会走出有自我色彩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