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问过自己这样的问题:金钱是什么?
是物质层面的,现金,金属片,磁卡,账目?心理层面的挥金如土?吝啬惜财?文化层面的私有财产?奖惩?还是你用生命中的时间换取的东西?
其实前 3 个层面都真实且重要。但唯一可以永远百分百属实的事情是:金钱是你用生命能量去换取的东西,它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你的时间是所有意义和价值的所在。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它珍贵有限不可失而复得。
如果你现在 30 岁,那你的余生估计还剩下 438876 小时(约 50.1年)的生命能量,假如一半时间用在必要的身体保养(睡觉、吃饭、排泄、锻炼、洗漱),那就还有 219438 小时可以用来做别的事情。
写到小时为单位的时候,就会有一种紧迫感。
我们度过的每分每秒,都是生命能量,那么你知道你用珍贵的生命能量到底换了多少钱吗?
2 你的时薪是多少?
平常算时薪,我们一般直接用月工资/月工作天数/每天工作小时数。
假如一个月工资 10,000 元,每月工作 21.75天.
每天工作 8 小时,那么时薪就是 10000/21.75/8=57.47。
每天加班2小时,那么时薪就是 10000/21.75/(8+2)=45.97。
每天加班 4 小时,时薪就是 10000/21.75/(8+4)=38.31。
真的这么简单吗?
有的人觉得工作难熬,沉溺于某种购物疗法,还要为了免于做法、清洁、修理等事务多花钱,为了不断升职买的学习课程,得体的服装,附近的房子。这些都是你为了维持你的工作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和金钱。
那你的实际时薪到底怎么算呢?还应该考虑什么呢?
a. 通勤
上下班所花时间和挤公交、坐地铁、打车、开车所花的金钱。
b. 置装
就算再怎么自由的公司,上班穿的衣服跟在家里穿的衣服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行业特殊的公司还需要职业装、化妆、甚至定制服装。
c. 餐饮
每天早上到工位前的一杯冰美式,太忙没有时间做饭的餐厅等位时间,太累不想做饭的外卖时间,外出就餐、点外卖的费用。
d. 日常减压
没有人下班的时候比上班时候精神更好吧?那为了缓解工作压力所需要的那点时间也应该算在里面。像之前每天下班我就要舒舒服服躺沙发上刷 1 个小时小红书看食品工厂生成流程,就属于这个分类。
e. 逃避性娱乐
单纯为了欣赏美去参观艺术展显然不属于这个分类。那么想着这周都这么辛苦了,周末我一定要去放松一下。这类的事情真的是必要的吗?对于坚持工作的奖励,应该都算作这类。
f. 度假
放松心情置身大自然是生活中的美好体验。但是如果度假是为了躲在某个地方休整,调换心情以便更好的重新投入战斗,那这一定是一笔与工作相关的花费。
g. 与工作有关的疾病
有大比例的疾病跟工作有关,或起源于压力,或起源于情绪。那这类的医疗花费也是跟工作相关的。
h. 与工作有关的其他费用
在检查了资产负债表(第一步)之后,是否有些是没有工作就不会购买的物品?如果有,那就属于这个分类。比如:职业提升的学习、技能花费的时间跟金钱。
那么考虑了上面这些跟工作相关的因素之后,你的真实时薪又是多少呢?
3 那到底你的真实时薪是多少?
我假设了一个小 A ,做了下面的表格,大家可以用我在最后做的计算器测算一下,看看自己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
从上面的表里,很明显能看出来,我假设的这个小 A,他住的离公司比较远,需要大量的通勤时间,而且每天会刷 1 个小时的短视频,来逃避工作带来的压力。我相信这是很多一线打工人的现状,甚至有的刷视频,根本停不下来,一刷就到后半夜。
上面是每天工作 8 小时的情况,而且一些假设条件我做了一定的美化,那么时薪就从 57.47变到了 30.28。那要是小 A 还是 996 呢?
从时间的维度来说,那就是 1 块钱=2分钟。
那之后买东西的时候,如果一个东西 100 块,就需要花费生命能量的 200 分钟,也就是3个小时 20 分钟。那这个东西到底值得我花这么久的时间去买吗?
4 这个练习对你有什么帮助
a. 这个练习可以帮你检验有偿工作真实的情况,实际获得多少报酬。
b. 它可以让你以实际收入的角度现实地评估当前和未来的就业。
c. 可以进一步弄清楚参加工作和进行职业取舍的动机。比如降低不必要的开支,衡量工作是否值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