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唐一朝,诗人多如繁星。仅以中唐(766~835年)短短的六十九年而论,便涌现出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禹锡、李贺、韦应物、元稹、孟郊、贾岛等杰出代表。
今天我们聊中唐诗人中的一位,咖位没有以上几位大,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即使在他生活的时代,其名气也称得上家喻户晓。
李涉。
(这是小禾的第21篇文章)
李涉生平
李涉,生卒年不详……推敲其留下的诗作,可以知道他活跃在中唐时期。李涉是河南洛阳人,少年时客居梁园(今商丘市内),为躲避战乱,李涉与弟弟李渤避地南方,在庐山香炉峰下隐居读书。
不久后,李涉率先出山。据说在韩愈的敦劝援引下,先后做过地方官员幕僚、太子通事舍人等官职。因为投书向罪臣喊冤且向主事官员行贿,李涉被贬谪到峡州(今湖北宜昌),担任管仓库的小官,一待就是十年。其间因为生活窘迫,他甚至动员自己的老婆出家为尼……
遇赦返乡后,李涉隐居少室山,不久后便被唐穆宗征辟为“大学教授”——国子博士。由此,“李博士”之名天下皆知。
后来,因为受到裴度门吏武昭的牵连,李涉遭权相李逢吉排挤,被贬至康州(今广东德庆),几年后才得以北还。
两首牧童诗
在闲居读书时期,李涉曾写过一首《牧童词》: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诗写的很轻快,诗句所描绘的声、色、情、景也十分生动有趣。寥寥数语,就把一个勤快活泼、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的活灵活现。
谪居康州期间,李涉又写了一首牧童诗《山中》:
无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
隔林呼不应,叫笑如生鹿。
欲报田舍翁,更深不归屋。
这一次,牧童的形象不复可爱,不但放纵牛儿偷吃诗人的嫩竹,还无视诗人的呼喝,恣意嘲笑。诗人想要告状,然而主人又迟迟不归……
这当然与诗人遭遇贬谪、满腹怨愤有关。
赠诗强盗
这是李涉流传最广、最具传奇色彩的事迹,发生在李涉担任国子博士,前往江州探望弟弟李渤的途中。
当船行至一个名叫井栏砂的地方时,李涉一行人遭遇了强盗打劫。有趣的是,强盗并未粗鲁行凶,而是先喝问“船上何人”;更有趣的是,在得知船上载的是李涉博士时,强盗头子喝令手下停止劫掠,客气地请李博士给他们写一首诗。
李涉听罢,也不废话。展纸研墨,一首佳作一蹴而就:
井栏砂宿遇夜客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于今半是君。
将强盗含蓄地称为“夜客”和“绿林豪客”,也是急智满分。
据说拿到诗的强盗头子相当满意,非但归还了李涉诸人的财物,还倒贴了不少金银珠宝。
由此可见,李涉在当时的名气已经很大。而诗歌的用途也是够广泛:不但能被用来酬答亲友,还能用来酬应“绿林豪客”。
当然,使这首诗广为流传的更重要原因,是它以幽默的笔调,讽喻着社会动乱、贪官肆虐、盗贼横行的严肃现实。
苏轼读了都点赞的一首诗
由康州北归途中,李涉游览位于江苏镇江的鹤林寺,偶遇高僧,相谈甚欢。李涉在寺中留下著名的诗作《题鹤林寺壁》:
终日昏昏醉梦间,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偷得浮生半日闲。
本来因宦海沉浮而满怀愁闷、心绪不佳,因为置身幽静之地,加之高僧的点拨而豁然开朗,获得新的认知。直至今日,“偷得浮生半日闲”仍是为生活所困的人们的一大向往。北宋文学家苏轼特别喜欢李涉的这首诗,在镇江时,他曾多次登临“竹院逢僧”之处,在山水竹影间放松身心,纵享自然自由之趣。
这首诗还有一个有趣的后续。
元代名士莫子山有一次外出,路遇一座古寺。本以为也可以像李涉那样碰到一位能以清凉智慧洗濯俗尘的高僧,不曾想却是个满身铜臭的俗僧。拗不过僧人的死缠烂打,莫子山只好挥毫题诗:
又得浮生半日闲, 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 终日昏昏睡梦间。
单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只是李涉原诗的颠倒变换,但莫子山的无奈和窘迫、僧人的庸俗和无赖,却是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