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进教育与教学的真实情景里面,你会发现很多令你感动的故事。有的老师干脆把自己的办公桌放在教室旁边走廊里以方便学生解决问题;有的老师会静静地在连廊里某一空间学习、思考;有的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里寻找课程资源进行写生。
走进办公室,每一名老师都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有的坐在电脑旁备课制作课件;有的在批阅学生作业准备教学材料;有的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有的在相互研讨教学问题。校园里、教室里、功能专室里、走廊连廊里,整个的校园里的每个空间,都会活跃着教师的身影。他们一起和学生去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带领学生走进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境地,体验源自心灵的生命的启迪。看到这一幕幕场景,我们似乎感觉到,原来教学真是天下最美的工作啊。
但是,在另一些时候,你还会发现,教室里出现毫无生气的现象,学生看起来无精打采,不愿意参与任何学习活动;有时你还会看到充满痛苦的老师们,感受到他们对眼前的混乱局面或尴尬的事情无能为力的样子。此时,真是怀疑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能力,自己的心情糟糕透了。
一切的为师的美好憧憬,所有的为教育的美好规划,似乎都被迅速忘掉了。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怎么会那么多;那些我自以为准备好的学科设计,怎么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还有那有赖教师这一职业为谋生手段的个人苦衷、后悔情绪等都纷纷钻进我的身体里,好像都在与我作对,挑战着我的付出与勤奋。
离开吗?这并不现实,因为自己还热爱着学生,热爱着学习,热爱着教学生涯。那如何才能摆脱困境呢?阅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给了我启发。
面对教学中的困惑,我们须知难而进,而非逃避,是对其更好的理解和更得体的协调,不仅仅是为了守护自己的灵魂,更是为了爱护学生的心灵。
首先,我们教授的学科像生物一样广泛和复杂。因此,我们有关学科的知识总是残缺不全,无论我们自己如何致力于阅读和研究,教学对控制内容的要求总是使我们难以把握。其次,我们教的学生远比生命广泛、复杂。要清晰和完整的认识他们,对他们快速做出明智的反应,需要融入鲜有人能及的弗洛伊德和所罗门的智慧。
我们要尽可能地与我们的学科专业领域保持联系,学习足够的技术使得自己处于引领学生精神的地位。而这又如何更好的做到呢?
我想,除去丰盈自己的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心理知识、管理领导知识之外,如同该书所表达的观点,我们要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书中有一段非常经典的描述:就像任何真实的人类活动一样,教学不论好坏都发自内心世界。我把我的灵魂状态、我的学科,以及我们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学生心灵上,我的教室里体验到的纠缠不清只不过折射了我内心的交错盘扰。从这个角度说,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如果我愿意直面灵魂的镜子,不回避我所看到的,我就有机会获得自我的认知。而就优秀教学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学生和学科同等重要。
事实上,认识学生与学科主要依赖于认识自我。当自己还不了解自我时,不可能懂得自己所教的学科。如此,不可能从个人意义上、从深度、高度、广度、宽度等方面吃透学科教材,去创造性地解读、设计与实施。
要想摆脱教学中出现的种种不经意的困境,更加深入的了解教学是唯一途径,而了解自己的教学的前提是了解关于自我的知识,这是隐蔽在朴实见解中的奥秘。这种观点希望老师们引起重视,并去仔细的聆听、呵护、寻找这种感觉,让自己完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