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东方书店最早创办于1926年,创办人是胡适先生的学生王嗣顺,毕业于北京大学外语系。1925年,接受过新思想的王嗣顺回到家乡昆明,于昆华女中执教,在这里接过宣扬新思想的火炬,次年,开设东方书店。
七七事变发生后,北平、天津相继陷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内迁到湖南,在长沙组成了长沙临时大学。随着战火迫近长沙,学校又决定西迁昆明,至此西南联大成立。而东方书店也被学者和知识分子当作知识场和集散地。
这期间林徽因,闻一多,汪曾祺、李公朴等大家时常造访这家书店。在汪曾祺的《读廉价的书旧书摊》中还能看到这位大家在东方书店卖旧书换吃食的趣事“到了文明街,出脱了字典,两个人便可以吃一顿破酥包子或两碗焖鸡米线,还可以喝二两酒。”
西南联大时期转眼近百年,东方书店1926年开业,2018年旧址重建,文化思想的火炬传递至今。东方书店静静伫立在热闹的市声中,仿佛从未变过,到处都能看到曾经的模样。恍惚间,仿佛能看到众多名士穿行其中,将文化的火种和国家的未来小心翼翼地接过保存好。
如今的东方书店也延续老店的传统——收售旧书,因此书店进门处即有提示书店收售旧书的标牌,在这里你能看到汇集天南海北的二手书。“民国风度”的书柜中摆放着众多关于民国时期的书籍,一楼的墙上,挂着的一张老照片,这是1944年援华美军克林顿·米勒特用世界上第一代柯达彩色反转胶片拍摄的珍贵镜头,记录了当时的东方书店。旧门、旧墙、旧书架和墙上民国名士的照片营造出浓厚的民国气息。
东方书店值得你用一个周末的时光来光顾它,走一走文人学者走过的路,看他们看过的书,欣赏他们欣赏的风景。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坐在这里,穿越时光的河流,和闻一多、林徽因、汪曾祺品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