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去看过一篇文章,谈某位作者签约后,更文便畏首畏尾起来。
一方面,不敢写得太水。毕竟头顶「签约」二字,写的东西哪敢流于肤浅。
生活日记?没啥文学性,不写;身边小事?没啥原创性,不写;社会热点?蹭流量太Low,不写;情感鸡汤?烂大街套路,不写;诗词歌赋?受众太少,不写……
凡此种种,举不胜举,能写的东西就剩得不多了。结果呢?本来的日更渐渐成了周更,再后来干脆成了月更,直接导致更文数量越来越少,质量也难说比从前更好。
另一方面,写的东西刻意「文艺」起来。不仅辞藻愈发华丽,句式、逻辑也愈发复杂了。
一个简单的「肯定」逻辑还非得用上「双重否定」来凸显自己的“高级”;名词、动词前的形容词、副词几近滥用,怎么华丽、高深、冷僻怎么来;通篇的长句式,一句话恨不得凑足百字,非要让读者转两个弯才能看明白,把晦涩难懂当高深学问。
文学写作有别于学术研究,它的受众是最广大的读者,一旦「文艺」过头,说好听点是曲高和寡,说难听了就是孤芳自赏、自嗨自娱。
最后想说:写作,文笔第二,心态第一。不管什么头衔,都不该忘记初心——吾手书吾思,唯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