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多了新的领悟,算是我咨询以来比较大的突破。
起因是来访者群的群主发了一个问卷,问我们会选择同性还是异性咨询师,原因是什么。我的咨询师是异性,至于原因,以前曾和咨询师讨论过,我说是想解决和爸爸的议题,希望得到爸爸的引导。不过,这次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我发现自己对同性咨询师还是会排斥,对,是排斥。这引发了我的好奇:为什么会这样呢?同性咨询师不是更温暖,也更容易连接吗?
我停了下来,和自己里面的小朋友呆了一会,我看到了内在的委屈和愤怒,看到自己在成长中很多时候都是照顾者的角色,得做一个懂事的孩子,通过干活去照顾妈妈的情绪,这样父母才不会吵架。换句话说,我很少从妈妈那里得到情感上的支持,更多充当了妈妈的妈妈。后来外出读书包括工作至今,除个别情况外,妈妈也几乎从不主动打过电话给我,都是爸爸在和我连接。妈妈就像是一个不重要的人,隐在后面。所以,我和妈妈的关系其实彼此疏远。只是当时找咨询师时,我虽然知道自己和母亲疏远,但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同性咨询师是有排斥的。
我把自己对这次调查问卷的思考反馈给了咨询师,咨询师后来说,我找异性咨询师,其实潜意识里是想跟着爸爸飞,飞得高高的,用这样的方式解决和妈妈的议题。但其实和妈妈的议题是更为隐蔽也更重要的,无法回避,是需要接下来去探索和讨论的。我比较赞同咨询师的话,所以,接下去的咨询又有了重要的方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