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普遍都有个很奇怪的心理,就是对外人客气,对身边的人苛刻~
因为好像越是亲近的人,就越应该理所当然的包容自己。
世界上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心怀天下,志向远大,大到想成就无数的人,甚至想普度众生。
之所以会这样,其实真相却是想逃避现实的各种痛苦,因为改变身边的人是现实的,而成就大众确实遥远又虚幻的。
宁可活在虚幻的任务里承载自己的理想,也不愿意面对现实的各种具体问题。
对身边的问题视而不见,高喊“改变世界”,“普度众生”,其实都不过是逃避现实的借口。
因为身边的人带来的问题才是实实在在要解决的,而那些梦想和志向只需要张一下口就可以了。
人生就是由一个个问题组成的,解决完这一个,下一个自然还会出现,能力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锻炼出来了。
如何度得了身边的人?
与其说是度他,不如说是度自己。
菩萨说:本欲度众生,反被众生度。现在的商业和赚钱也是这样,极致的利他成就,最后反而最大的成就了自己。
不管遇到的人,无论他多无知,任性,都要足够的胸怀和隐忍去包容他,足够的智慧去开导他,足够的耐心去知道他。
如果做不到,也许是因为自己的境界和水平还不够高,要继续提升自己,直到你可以做到为止。
的确,有时忍让很痛苦,不被理解很痛苦。但要知道了痛苦才是让一个人觉悟的最好方法。
面对人与人之间的每一个问题,凡是让人觉得痛苦的地方,都是修行的道场。
很多夫妻耗尽一生给对方打差评。他们各自对外都是客客气气的,就是对自己的另一半非常不耐烦,甚至是看到就烦,说的每一句话都带着情绪。
但恰恰是这些时候,是提高自己心性的最好时机。当你忽然想发火的那一瞬间,如果你能解压一下自己的情绪,体谅对方的难处,好好沟通,这就是修行。
如果你能连续十次这样压制住自己。这时,你自己的心性就磨练出来了,你就会明白什么叫沟通,什么叫理解,什么叫掌控人性。
这个逻辑同样适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上司和下属之间,朋友之间。
当一个人学会将自己的情绪收放自如时,那么,无论到了什么场合,他都是能“控场”的人。
因此,表面来看,我们是在度身边的人,其实,我们是借身边的人来度自己。
因为只有他们才是最实实压在的,只有那些实实压在的东西,才能度得了我们。
所以,学会度你身边的人吧,一旦你能度得了身边的人,使他们从无知走向智慧,然后取得一定的成就,那么,你也一定能度得了更多的人,一定能成就更多的人。
而一个人能成就的人越多,自己的成就也会越大。
一个人的功德,是从度身边的那个人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