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个生物真的是世界难题,儿女真是前世债,有的讨债有的来还债。
为人父母也是一个难题,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就去做父母,延续着老一辈对自己的教育,然后靠本能养育孩子。
最近孩子都不好好吃饭,用勺子喂的东西就是不吃,今天中午不肯吃饺子,吃进去要吐出来,跑去捡掉在站栏里面的面条吃。
想着她是不是想吃面条就去煮面条,用勺子喂不行用筷子喂,吃了两口就不吃。
我故作生气跑去拿衣架打她,她不懂,以为我跟她玩,要抢衣架,总之还是不肯吃饭。
看到抖音也有很多人为孩子吃饭的事情焦虑,追着跑着喂饭都太普遍了。
一岁四个月的孩子躺在地上撒泼打滚的也有,男孩子的更严重。
总之一步步都是在考验父母的耐心,天天都在斗智斗勇。
有时候我在想,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可最后成龙成凤的又有几个?
那么打一开始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你真的能接受孩子的平庸吗?
这个问题太难了,这就像问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你以后能接受自己拿一份普通工资吗?
我想大部分人的回答肯定是不想,若有机会谁不愿成为金字塔塔尖的人?谁有甘愿躺平?
谁又真的愿意一开始就去说服自己接受孩子的平庸,其实真的很难。
不然不会有那么多人送孩子去学画画,学钢琴,买学区房,上私立校了。
他们都想努力一把,拼一个“万一”,万一孩子以后成才呢?万一孩子很优秀呢?
我们自己实现不了,也想在孩子身上实现,我们得不到的也希望他们可以得到。
可是即使这样想,最后大家都免不了落入平庸的轨道,我们都是那普通的百分之八十,以后我们的孩子也会是那普通的百分之八十。
就如我的父母是农民,他们管理着一片茶园,每年就靠这个生活。那么未来我免不了要和这片土地打交道。
我也要上山采茶,卖茶青,卖茶叶,以后我的孩子也要和这片土地打交道。
我们的思维没有改变,那么我们孩子的思维就很难改变,所以说望子成龙是一个伪命题,父母不是龙怎么可能生出龙的孩子。
那天听樊登读书说现在名校来自农村的孩子越来越少,其实听着挺伤感的,未来农村的孩子再难跨越阶层。
就像我们村很多小孩读村里的幼儿园和小学,老师已经在这个村里教了二三十年的书了,他们的思维模式也没有更新。
而大城市的孩子接受的信息和教育是最先进的,这样的差距就一下子拉大了。
未来的贫富差距将会越拉越大,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无可奈何的。
我们终究希望走出这片土地,但或许最后我们都要回来。
过自己普通的日子,随着时间一天一天的变老,就如同我们的父母一辈那般。
好在我们接受了教育,拥有了独立的思考,如若说我们比别人优秀了多少?实际上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