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大禹治水“的来龙去脉,父亲被诛?三过家门不入?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天刚蒙蒙亮,治水总督办禹就爬起来了。为什么说爬起来?河水又泛滥了,舜帝指名禹为治水首领,禹受命治水,且丝毫不敢懈怠。

为什么指定禹来治水?

在科学观念不强的古人看来,水灾,不仅仅是天灾,更是人祸。所以,被选择去治水的人,除了要有能力,还要有德行。既要懂得治水的方法,也要能和上天沟通,感化上天。而评价一个人的德行,一是你的为人能不能得到大家肯定,另一个就是你的血统。

禹是什么血统?我们看看他的家族就明白了。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虽然没那么大的名气,但他的父亲人尽皆知,就是华夏始祖黄帝。也就是说,禹是黄帝的后代,直白一点讲,禹的爷爷是黄帝的孙子!所以,从血统上说,禹是最适合的人选。

各位不要觉得这个血统隔得很远,最近刚报道济南一个六世同堂的,老人只不过106岁。也就是说,抛开神话色彩不讲,如果黄帝活过100岁,很自然就能五世同堂,他完全有可能和禹打个照面。

但舜帝最初让禹去治水,禹是拒绝的。禹说:“你看契、后稷、皋陶他们的资历都比我高,您何不让他们去,我有什么资格越俎代庖”。舜帝说:“他们资历是不错,但他们一致推荐你啊,而且你的血统牛啊,黄帝之后,上天会眷顾你的。况且你爹还是治水能手,虽然治水失败了,但你一定也总结出经验教训,得到真传了吧!所以,你办事,我放心”。禹无话可说,只好请求后稷做自己的帮手,舜帝同意了。

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我们一开始就说了,禹治水很是勤奋,天一亮就要起床,而且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谈。世上真有圣贤如此之人吗?我们当然不能否认禹的德行,但也不会故意标榜。如果你读过《史记》,就会发现,其实这个问题太史公已经说得很清楚,“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可见,禹之所以如此,并非刻意做样子,而是“不敢入”。“不入”和“不敢入”,一字之差,就是人和神的区别。

禹的父亲鲧,自然也是黄帝之后,就因为治水不力,结果被牵累,从万人敬仰的治水首领,变成了人人斥责的囚徒,被流放到羽山,一直到死都没能出来。这就是禹为什么如此战战兢兢的原因,也是他推脱这个差事的原因,更是后稷他们不肯接手这件事的原因。

禹的父亲鲧不是被杀死了吗?怎么会是流放到羽山?

其实,鲧并没有被舜杀死,确实是被流放。司马迁在《史记》中说舜帝“殛鲧至羽山”。这里的殛,不仅仅是杀戮的意思,还有个意思是流放。而且联系后文,还有两个字“以死”。可见,此处应该是“把鲧流放到羽山直到死”,而非“把鲧杀死在羽山”。而且,“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此处的诛,也并非诛杀,而是惩罚、责罚,可参考成语“口诛笔伐”。

不仅如此,从人情世故和当时的惩罚制度,鲧也不可能直接被杀死,我们看看同时代另一些受惩罚的人物。

《史记·五帝本纪》:讙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彊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於是舜归而言於帝,请流共工於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於三危,以变西戎;殛鲧於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此处的“流共工於幽陵”、“放驩兜於崇山”、“迁三苗於三危”、“殛鲧於羽山”,四句应该是类似关系的排比句,也就是说,流、放、迁、殛四个字应该是差不多的意思,都有流放之意。所以,既然这么处理了其他三股势力,就不可能单独杀死鲧,也就是说,处理结果不一视同仁,天下人不会信服。

所以,鲧治水不力没有被杀死,而是被流放到羽山,一直到死。

至于鲧是如何治水不力的,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一个结果,就是鲧治水失败了。据说好像是治水的方法不行,一味地去堵,也不疏通,堵住了这里,反而泛滥了一些没受灾的地方,结果得不偿失,没有减缓灾情,反而有了更多的灾区。而禹,他就总结了父亲失败的教训,不去堵,而是选择疏通的方法,让河流更流畅,这样就不会蔓延出来,最终解决了水患。当然,这是后话。

现在我们就知道为什么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了,就是因为父亲治水不力被责罚了,自己再不好好努力,难免这个下场。

而且,禹根本没有任何理由回家。他治水期间,算是上班时间。上班时间,即使路过自己的家门,也是不能随意进去的,否则就是“干私活”。当然,也许古代的各种制度不完备,可能认为上班时间回趟家无所谓。但我们现在是不能这么随便的。想一想,如果你出去跑个业务,随随便便就回家睡上一觉,公司能接受吗?当然,也可能是我们被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这种思想教育的结果,导致我们现在人人成了“圣贤”,都学会“三过家门而不入”了。

但是,还有个问题,既然舜帝把禹的父亲鲧流放了,禹为什么还心甘情愿地听从舜的命令去治水呢?我能想到的,大概有这么几点原因。

首先,舜对鲧的判罚一点问题都没有。鲧真的做错了,或者说,鲧的治水方法不当。因为治水不力,反而加大了水患,导致出现了更多被水淹的灾民。把人民置于水火,只是罢免治水不力的领导,这难以平息民怨,于是,舜就把鲧流放到了羽山,让他去看山护林将功赎罪。这样,禹就没有理由埋怨舜。

其次,父债子偿。如果是鲧的失误导致水灾更甚,那禹就有义务去修正父亲的错误。而且,禹说不定也曾跟随父亲治水,他肯定也总结了不少治水的经验,也能总结出父亲失败的教训。说不定,他的父亲也希望他能总结错误方法,弥补过错。

再者,正所谓“富贵险中求”。治水虽然有风险,但也是前无古人的功劳!治水失败,最多是像父亲一样被流放,子孙后代不会受牵连。而一旦成功,就是家族的再次崛起!(事实也如此,禹就是因治水有功被推举为舜的继任者)总之,同意治水,比违抗命令被治罪强。

当然,以上都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去分析,其实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比较官方的一个观点,禹是上天选定的有大德之人,救民于水火是他所愿,也是使命。

说完这些,相信各位也就对“大禹治水”的来龙去脉都了解了吧。最后总结一下:禹的父亲鲧,因治水不力被流放,而不是被杀死;鲧的治水失败,是错用了堵的方法,是逆势,而禹的成功,则是学会了疏通,为顺势;禹三过家门不入,有道德原因(一心为民),也有情感因素(伤父受诛);禹不会违抗舜的治水命令,这是为父赎罪的机会,也是扬名立万的机会,更是施展才华,拯救苍生的机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639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277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221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74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570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816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57评论 3 40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718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76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11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46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22评论 4 33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934评论 3 31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5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8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58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514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