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 这个词近些年来被提到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虽然涌往北京的年轻人依旧很多,但更多的人会选择正在高速发展,并且福利优厚的诸如南京杭州成都之类的城市。
于是北漂逐渐的从人们的视线中慢慢消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再说这多年前的流行词汇,总有一种久远的年代感,像是吃了一块陈年的红烧肉。但红烧肉毕竟是红烧肉,现在偶尔做一下非正式的北漂,也会有很多新鲜感。
掐指一算了好久,惊觉这是自己来到北京的0.2个年头了,岁月真是不饶人啊。六十多天里更多的是穿梭在宏伟的地下奇迹中,像是一个沙丁鱼一样,每天被重复的塞进铁罐头,和另外的沙丁鱼面面相觑。
为数不多的在地面上悠闲走路的日子,会看见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我在这里把它记录下来,作为我在北京的一个见证
我对北京最大的印象就是包容性。北京话真正听到的次数很少,很多时候是各种方言夹杂着普通话漂浮在上空。这样的融合也会导致很多不经意的对立出现。
闯红灯在中国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了,每个城市都会有那么一撮认为自己修炼成钢铁不灭之躯的人。视红灯为嘲讽,视绿灯为耻辱,誓要从千军万马中冲出,享受全十字路口的注视。
还有传承意识比较强的,会想方设法把这个技能或者说是“精神财富”传递给下一代,使用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强制拉手,高声警告,利益分析…还好没有那种灌顶大法,不然十字路口很可能就会变为某种神秘教派的传功现场。
前两天我就目睹了这么一场传承。当我站在路边守着红灯时,迎面走来一个奶奶,她拉着自己的孙子,我猜他们当时要往路对面走。
可以看得出来奶奶非常吃力,一边高声说着一种我听不懂的方言,一边使劲扯着孙子。孙子不知道是听不懂还是怎么的,一个劲往前走,任凭奶奶怎么喊都不停下来,一定要上过街天桥。这大概在奶奶的眼中属于自找苦吃吧,因为我依稀的听出来奶奶喊的话中有“费时间”这三个字。但小孙子依靠自己的固执,还是上了天桥。奶奶气急败坏的说了一句“不管你了!”,然后便施展自己使用多年以至于纯熟的步法以斜四十五度的方向走向马路对角。
说实话,那个微微佝偻着腰拖着孙子书包的身影,让我恍惚间看到了曾经的一代枭雄。
最终奶奶和孙子分别以各自的方式到达了目的地,奶奶走到对面发现人太多以至于找不到自己的孙子时,逆着人群冲天桥上大喊孙子的名字。
我的语言可能会对奶奶有一些比较负面的修饰,但我绝对无意中伤这位奶奶。她的生活方式是已经习惯了一辈子的,闯红灯=节省时间 在她看来是很正确的一种思维方式。这不能说她本质就是错的。但她试图把这个思想传递给她孙子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不止是闯红灯,在很多地方像这样 老一辈 认为“聪明”的做法都在日常中无形的传给自己的后代。
这更多的,是传统思维中 简单朴素 的生活理念和现代都市中繁多规矩之间一次简短而有力的碰撞。它擦不出什么火花,只会有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