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与内心深处的自己》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的时候,最爱听父亲讲故事,讲他自己的故事。
父亲是个可怜的人,爷爷去世的早,那时,父亲才七八岁而已。也许正因为年龄小的缘故,父亲不知道可怜是怎么回事,然而,生活的压力接踵而来,父亲不得不辍学,挑起生活的大梁。开始放羊,务农,挣工分。。。后来学做木工,(据说制作的第一辆架子车特别笨重,需要几个人来拉),一直到现在。
父亲是我最为尊敬的人,也是我最为崇拜的人。因为,我实在无法体会,在那个年代,在那样小的年龄,我的父亲是怎样挑起生活的大梁!那个年代,只为填饱肚子,何谈理想!可每次父亲在讲他的故事时,都讲的兴高采烈,手舞足蹈。讲他小时候和同乡打架时,如何打过比他大很多的人,讲他割麦子割得比别人都快,讲他放砖时,一天最多要放多少,等等!那时,我还小,每次听父亲讲他的故事我都很感动,在我的心中,父亲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也只有在奶奶和母亲那里,才能听到一些有关父亲一说就让人伤心落泪的事情。那时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
如今的父亲,生活充裕,衣食无忧。虽说年事已高,头发斑白,可依然健康,硬朗,每天起的很早,忙了一辈子,闲是闲不住。只是,不再给我讲故事了,其实,父亲给我讲了一辈子的故事,父亲脾气很倔,平时不苟言笑,却用他一生的经历,让我慢慢懂得什么是坚强,什么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