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看到朋友圈里面有个朋友发了一段话,大概意思就是青春就是可以输得起。她仔细想了下现在的生活,觉得青春早已离她而且,抓住现在拥有的,好好利用就够了。
今晚看了两部电影,老徐的《有一个地方……》和苏有朋的《左耳》,因为这几年青春类的热门小说被翻拍成电影的实在是太多了,起初我对这部左耳的电影并不抱希望,演员也不是什么很有名气的,事实证明,采用的新演员是明智的,电影版的李珥,是美女自不必说,像奶茶妹妹,又有点像刘诗诗,在高中毕业之后上了大学,她整个人散发的气息就是“文艺”,穿着打扮,散发出来的气息都让人觉得这个女孩子很安静。我觉得尽管这是电影,但是能演出这种感觉说,说明演员平时也有这样的一面。
吧啦的死,对很多读者来说,都是个遗憾吧。
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会有这样的女生,她们特立独行,学习成绩不是最好的,但是异性缘绝对是最棒的,于是会受到很多人,尤其是女生的嫉妒,传统保守派的女生就觉得这个女孩儿不是好姑娘,行为举止不是一个女孩子该有的样子,这样的固执偏见在现在看来真的好可怕,而我当年就是这样的女生。我记得高中的时候有个女生,隔壁班的,成绩中上游,但平时和她一起玩儿的朋友,都是学艺术类的:美术、声乐,和男生来往的也很多,就是属于在这个年级里提到这个人,大家都多少知道,尽管不知道名字。最后高考这妹子考了个本二,我就觉得,平时这人特别爱玩,也没见她好好读书,怎么能考到这么好?
嫉妒是什么,就是对人家拥有但自己没有的东西不满。我就是这样的心理,所谓的看不惯,都是因为她做到的那些我不曾做到过。这样的狭隘,其实也阻挡了我对外交流。如果小耳朵没有主动去借雨伞给吧啦,如果没有尾随他们,看到张漾打吧嗒,出手阻止,如果她没有这样做,如果她带有歧视的想法去看吧啦,她们就不会有这段纯洁的友谊。也许刚开始接近吧啦是因为吧啦勾引许弋,让小耳朵觉得吃醋好奇,但她这样一个温和善良的女孩子,选择和吧啦真心交朋友,所以吧啦死后,她、张漾、喜欢吧啦的那个小混混,这些人在那么多年里一直记得她。这就是所谓的“有的人死了,她还活着”的意思吧!
前几天和室友聊天又聊到之前年初发生的一起车祸,在WHV圈子里面的,其中一个死者是她的朋友,她们来自同一个省份,这个省份的人不多见,而出事的前几天她们还聊到说过几天见一面,等她知道她走了的消息时,她正在听纪念《速度与激情》的保罗的那首《see you again》,她缓了好久才意识到她朋友走了。刚开始新闻出来时,她根本没想要点击进去看看,是后来同屋的人看了新闻告诉她,XXX出事了。就像左耳里面,小耳朵去找吧啦的时候,经过车祸现场本来要走过的,后来回了一下头,竟然是自己的朋友吧啦倒在血泊中,这样狗血的事实,在电视或者真实生活中都是存在的。
我当时和她说起这些的时候,浑身起鸡皮疙瘩~
没有什么青不青春的,活到了25+,眼看着30岁就快到来,不是刚毕业的大学菜鸟,也没混到专业领域的达人级别,唯有在这不多的几年里,多多提升自己的含金量。既然过完了青春的那几年,接下来的应该是所谓的“轻熟”男女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