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很简单,说起来却很长。我和我的堂姐一般年纪。她是2月生,我是12月生。同一个小学,起点一致。小学时,我们的成绩不相上下。
我父母都在家照顾我,她是留守儿童,好像,我更幸福。
关于教育这一块,我们常常会聊天,她说她的父母,尤其是母亲,非常看重教育,即使不在身边照顾她,她母亲每天都会打电话回家询问她的学习状况、考试成绩,然后说很多语重心长的话,也会提很多非常高的要求,让她一定要达到。
反观我的父母亲,小学时抓得不紧,初中时更是放养,偶尔只是嘴上念叨两句。
就在初中,我和我的堂姐在学习成绩这一块开始有了明显的差距。小县城是按片区划分读书名额的。她父母为了让她接受到更好的教育,托关系将她送进了我们县最好的初中。小时候不懂这些,只知道有学上就好了。到长大才知道,这是明智的父母在为孩子铺一条更好的路。
我们差距越来越大。
她上了最好的高中,我上了没有名字的高中。
高中也算努力,让我考上了本科,能够继续我的学业。
同年,我们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她去了双一流,我去了普通本科。那时候不懂,只知道我们都有学上。
我开始以她为榜样,大学期间严格要求自己。即使没有父母在身边,我也能自律。但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原生家庭总会时不时给我带来伤害。
我只能让自己短暂受伤,然后藏起它们,继续前行。
大四那年,堂姐传来好消息,保送到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继续深造。而我,要成为社会上的打工人。
我看到了非常明显的差距,这距离,已经不是我能赶得上的了。
如果上初中那会儿,父母能重视一点我的学习,能压紧一点我,也许,我的成绩能比现在更好一点。
每次听母亲说“会读就是会读,不会读就是不会读,怎么逼都没有用”时,我开始学会反驳她的观点。
三观尚未形成的孩子,尚且贪玩的孩子,你如何要求他做到自己严格自律,你不逼一逼他们,他们的潜力怎么会激发得出来。
刘宪华在《向往的生活》曾说,要感谢他的母亲,如果没有当初母亲逼着他练小提琴,就没有今天的他。
周杰伦也曾说,如果不是母亲的严格管教,他今天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成绩。
在孩子不会自律时,他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是最重要的因素,等孩子思想成熟了,他们知道自己的目标了,知道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人生负责了,自律才起关键作用。
走到人生的这一步,一切都还没有成定局。我相信,我依然能在自己人生的道路上闪闪发光;我相信,我的堂姐,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科学家梦想。
让他律成为催自己奋进的长鞭,让自律成为定内心乾坤的磐石。
有了这两件宝物,你一定能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