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和在体制内工作的同学吃饭,聊起出差的话题。同学入职年数尚不算长,长着一张讨喜的圆脸,一直以来又是“忠犬”人设,颇受直属领导喜爱,出差更是承担起打点全团起居、尤其是确保大领导全程满意的重任。和同学一番聊天下来,我也颇受启发,深感功夫在于细节,处处都是学问。
话说体制内有个默契,考察一个人是否值得培养,带他出一趟差就知道了。办事到位的员工,会让领导感觉行程是如此妥帖流畅,不用操心思考下一步该做啥,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你得在背后做足功课,又不能搞出响动,润物细无声。而拎不清的员工,则只顾自己,常常身在状况外,脑子放空。当领导一趟差结束,和别人评价起你来,说你这人思路不大清楚,其实已经是颇为严重的措辞了。
总的来说,大原则: 记住咱出差不是去玩的,要多观察揣摩领导的喜好,让领导感觉咱有团队意识,心里装着领导,处处想着领导。
具体而言,一趟差从始至末,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先是订机票。可不是想当然订靠窗的位置,有些领导也许喜欢靠近过道位置更大呢,这一定要提前确认,并深植于脑海。
去酒店,抢到前台帮所有人办check in,请领导在沙发上等候,及时向前台拿水给大家解渴。挑不靠马路、通风好的房间给领导。并提前去房间确认无异样,再请领导入住。
休息前,确认明天几点前在哪里集合,一起去吃饭。同时,请酒店前台设置叫醒服务,并于次日提前在领导门前等候。
出入时,提前给领导摁电梯,开房门,开车门。
随身携带小本,记录一日三餐的时间和地点,会议的时间和地点,确保领导随时提问都能对答如流;记录联络人的手机号,提前和联络人确认领导的忌口和喜好。
出门,主动找打车工具。给领导多个路线方案选择,阐述利弊。
吃饭时,给大家递纸巾,及时添水,给全桌拿水果,不要光拿自己的。中间自己主动把帐结了。临走时,记得问大家东西都拿了吧。
还有一点,跟领导在一起,沉默不意味着尴尬。
出差期间领导既要开会讲话还要各种场合的应酬,很容易疲劳,所以坐车的时间是一个重要的休息的机会。
如果和领导坐在一个车里,这时不用刻意寻找话题,就安安静静地让领导休息好了,当然也有领导的习惯不同,因人而异。
总之,要牢牢把握一个原则——让领导方便。领导出差,脑细胞是用来想关键问题的,其它生活上的事,就是咱的职责所在,尽量不动用领导的脑细胞。把领导想成啥都不会的人,凡事考虑越细越好,语言则越精炼越好。自己做啥事的时候,想想能否把领导的活一起做了。
……
讲真,在同学掰开揉碎出差心得过程中,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深感自己修为不够,又唏嘘这种滴水不漏的压抑。最终,同学的最后一番解释还是打动到了我。确实,作为一个团队,各有分工,自己既然尚无能力解决关键难题,何不尽己所能,保证好钢用到刀刃上?心态上理解了,似乎行动也不会那么别扭了。下次出差,自己也长点心吧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