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久年》
第14章下
以下是为您改写后的段落,避免了重复,同时保持了原意:
我把手机号码告知于你,届时你与冯峥一同前来,抵达后给我致电,我会安排人引领你们进来。
“好,好!”何故颇感意外,一时竟不知如何更妥帖地回应。
多年以后,何故时常忆起那个周末,那堪称史上最糟的周末。自清晨起他便厄运连连,水龙头损坏、钥匙不见、出门摔跤、半路钱包掉落,仿佛一切皆在阻拦他去见宋居寒,然而他依旧毅然决然地准时抵达。
万般皆是命呐。
他提前一日致电邀约冯峥,可冯峥不愿前往,语气也欠佳,何故亦有些踌躇,不过宋居寒特意相邀,若不去则有失礼数,最为关键的是,他着实渴望前往,于是便独自去了。
抵达酒店后,何故致电给宋居寒,宋居寒接起电话轻应两声,让他稍作等候。
数分钟过后,宋居寒的助理前来,径直将何故带往休息室,当时宋居寒正在打理头发。何故微笑着致以问候。
宋居寒自镜中瞥了他一眼:“仅你一人?冯峥呢?”
“哦,他称身体不适,所以未到。”
宋居寒点了点头:“你寻个地方坐下休憩,稍后为你安排个佳位。”
“多谢。”何故选了个角落位置坐下,在此他能够偷瞄宋居寒,而宋居寒却瞧不见他。
今日宋居寒身着休闲西装与运动鞋,整个人充满青春活力,依旧俊美得令人难以挪目。
不知宋居寒今日是否会献唱,他听过宋居寒所有的歌曲,或许会演唱最新的单曲吧,何故想着宋居寒那慵懒迷人的声线,心脏不禁一阵悸动。
宋居寒打理好头发,造型师与助理皆已离开,屋内仅余他们二人。
何故瞬间变得拘谨,与宋居寒共处一室实在太具考验。
宋居寒对着镜子拨弄了下头发,随意地说道:“我听闻冯氏企业频繁加班,你为何未加班呢。”
“确实常加班,这周恰巧无事。”
宋居寒笑了笑:“那真巧,莫非是特意为让你有暇来见我?”
何故觉得脸颊发热,结巴着道:“是啊……”
宋居寒转身朝他走来:“你怎如此紧张?几年前你可比当下淡定得多。” 你可还记得?”
“起初忘却了,不过看到你便又忆起了。”宋居寒于他身旁落座,膝盖若有似无地触碰着他的大腿,“我那时便感觉,与你相处颇为惬意,换作他人,不是咋呼不停,便是索要签名、合照和电话,简直烦透了。”
何故略带羞赧地笑笑:“我也是竭力佯装镇定,实际上和你共处,让人很难不紧张。”
“哦?为何?”宋居寒眯起双眸轻笑,“我难道会吃人不成?”
“你……”何故一扭头,恰好对上宋居寒那对摄人心魄的眼眸,他心脏猛地一颤,迅速低下头去,“并非如此……”
宋居寒正欲再说些什么,何故的手机骤然响起,他犹如抓到救命稻草,赶忙起身去接电话,趁机得以顺畅地喘口气:“喂,冯峥?”
“何故,你在何处呢?”
“我?我来参加见面会呀。”
冯峥沉默片刻:“水族馆的票我弄到了,今日下午三点,你此刻打车过去,时间恰好。”
“啊……然而,见面会也是三点开始。”
“宋居寒有啥好看的。我预约的可是副馆长讲解,他是海洋生物学的博士后,平素不做讲解的,我托关系才搞到的,你不是很喜爱鱼吗。”
何故面露难色道:“可是……我都到了,也见到他了,就这般走了……”
“你既然已见到人了,还留在那儿作甚,那是他的粉丝见面会,又不是专门为见你!”冯峥的声音明显透着恼怒。
宋居寒不知何时来到了何故身后,慢悠悠地道:“怎么了,你要走?”冯峥显然听到了,在电话那头沉默一瞬:“反正你三点钟过来,总不能让我独自逛水族馆吧。”言罢便挂了电话。
何故尚未来得及说上一句,电话那头便已传来忙音,何故深深蹙起眉。冯峥平素确有些霸道任性的少爷脾气,可也并非不讲道理,今日这是怎么了,莫非……与宋居寒有关?
宋居寒双手抱胸:“冯峥叫你走?”
何故尴尬得不知该怎样回应。
宋居寒挑眉:“他不是身体不适吗?”
何故难为情地说:“他不是……他是让我去陪他。”
“行了,别替他找借口了,我知晓他是不想让你见我,他这人,自小就这样。”
何故茫然不解:“为何?你们之间是不是存有什么矛盾?”
宋居寒耸耸肩:“儿时我们玩得甚好,后来逐渐长大,因年纪相仿,老是被大人拿来作比较,渐渐地便开始竞争,谁也不肯服谁。”宋居寒微微弯腰,暧昧地在何故耳畔说道,“他大概是……怕我将你抢走。”
何故瞪大双眼紧盯着宋居寒,身体僵直。
宋居寒放声大笑起来:“开玩笑的,瞧把你吓得。”
何故整个人都有些发懵。他自然清楚宋居寒不可能跟冯峥“抢”他,就连他和冯峥,也仅仅存在些许朦胧的暧昧罢了。 他尽管对冯峥目空一切的心态了如指掌,且颇有好感,然而丝毫不敢贸然行事。
宋居寒轻拍他的后背:“好了,你去陪他吧,我毕竟比他年长一岁,不愿与他计较。”
何故满怀歉意地说道:“抱歉,辜负了你的邀请。”
“无妨,倘若你着实感到过意不去,下次请我吃饭弥补就行。”
何故眼中掠过一抹欣喜之色:“好呀,那当然好。”
宋居寒面带微笑道:“你下楼,我让司机送你过去。”
“不必了,我打车就行。”
“别客气,反正司机当下也无事,去吧。”
“真的不……”
宋居寒微微侧着脑袋,用眼神示意他别拒绝。
何故点了点头:“谢谢……”
宋居寒展露出迷人的笑容,那一刻,何故仿佛看到了四年前在黄昏的教室里,那个将书包甩到肩上,朝他灿烂一笑的少年,同样迷人、夺目的笑容,让他人生中首次领略到,何为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