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春节档期间,隔壁韩国的一部《首尔之春》悄然登录流媒体,口碑爆棚,给出不俗评分,原因很大程度是这次韩国电影真敢拍,取材自真实历史事件。
虽然为了戏剧效果更加凸显了正、反两派的对立,并加强对反面角色的塑造,但瑕不掩瑜。
这是一部政治惊悚剧,片名《首尔之春》,当时应该叫汉城之春,后来韩国全面去汉化改成了首尔之春,“春”是民主的意思。
电影的背景是在韩国实行了18年威权统治的朴正熙被亲信刺杀后,标志着一个独裁时代的结束,长期被打压的民主势力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当时的韩国人民看到了改革的希望。
但是又因为权力过渡机制的缺失,继任总统并不具备朴正熙对权力的掌控力,产生了短暂权力真空。
本片主角全斗焕,感觉权力重新洗牌的机会来了。
全斗焕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在朴正熙夺权过程中有所助力被看中得以平步青云,到1979年3月,已经出任军部保安司令官,开始掌握重权。
除此之外,他还苦心经营着“一心会”这个号称是一心为国家,一心为兄弟的秘密组织,实际上是培植自己党羽,到后来已经渗透至系统大大小小各方面。
对此,朴正熙是默许的,他一直有意扶持像金斗焕这样没有背景的人用来制衡那些有资历的陆军元老。
以至于后来被总参谋调来制衡全斗焕的李善臣所领导的军队里都有不少一心会的眼线,导致李善臣有所顾忌,难以施展。
全斗焕一方面利用调查刺杀案件的机会打压异己,另一方面全力掌控信息机构,“按照韩国戒严法,发生总统被刺杀的案件时要设立合同搜查本部,按照该法令,保安司可以统御所有情报机构。”
全斗焕的政治野心日益膨胀,驱使着他计划图谋更大的权力,军中以参谋总长为代表的“清流”势力对这些都看在眼里,正打算着手对付他。
在被参谋总长打压,送上两亿韩元进行贿赂被拒之后,准备流放外地之际,他决定走一招险棋,那就是逮捕参谋总长。
和众人想的或许不一样,这次所谓“革命”并没有经过精心策划,整个团队更像是赶鸭子上架,更应了罗翔老师曾说的:“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大部分人都水到离谱,所以你真的没必要总去担心自己能力不够,或者说很多工作胜任不了之类的,再厉害的人也常常是边干边学,再光鲜亮丽的行业背后常常是漏洞百出,大家都在虚张声势,只不过非常默契的互不揭穿罢了。”
在仓促计划之后,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利益挑动诱惑,成功说服了一心会中的这些军官。
片中有句高能台词:失败了才叫造反,成功了不就是革命吗?
历来成王败寇,不就是如此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