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成功发射,是中国太空事业的巨大成就。“嫦娥探月工程”也终于实现了数千年来中国人民对于月亮的幻想。
中国人对月亮有着独特的感情
从“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开始,中国人就开始与月亮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月是故乡明”是游子的思念,“我寄愁心与明月”是朋友的牵挂,“恨君不似江楼月”的情人们的遗憾,“天上一轮才捧出”是风华正茂的气魄。国人的许多情感都需要通过月亮来抒写。
国人对月亮,还有着许多的幻想。嫦娥奔月,就是其中最著名的神话故事:
嫦娥本称恒娥(姮娥),因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嫦娥,又作常娥。相传,嫦娥是羿的妻子。羿从西王母处,求得长生仙药。逢蒙前往盗窃,嫦娥无奈之下,吃下仙药,飞入月宫之中。
当然,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有的说是嫦娥自己偷吃了仙药。所以,李商隐才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句。
嫦娥神话,流传很广,大家比较熟悉,在此不再赘述。除了嫦娥之外,国人对月亮幻想还哪些呢?
蟾蜍和玉兔
《天问》是战国诗人屈原的重要作品。这是一篇独特的诗文,全篇以一个“曰”字开篇,连续发问170多个问题。这170多个问题,包括宇宙开辟、天文地理、历史神话等等各类问题。
其中问到“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夜光”指月亮,它为什么死去又能重生?为什么它的肚中有“顾菟”?过去一般认为“顾菟”指兔子,据闻一多先生考证,“顾菟”为蟾蜍,也就是癞蛤蟆。
在汉代古墓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中,右上角的太阳里面有金乌,左上角月亮里面就有蟾蜍和兔子。
如果说嫦娥是吃了仙药才登上月宫的,那么兔子和蟾蜍是如何登上月宫的呢?
其实很简单,兔子和蟾蜍,不是登上月宫的,而是本身就在月宫,这是由于国人对于月球的观察。
我们知道,月球表面有着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因此,我们观察月亮,就会看到明暗差别形成的斑块。这些斑块,被人们幻想成人间的物象。
又由于,月球公转和自转的周期是相同的,我们始终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因此我们看到的斑块是始终不变的,人们经过长久的观察,发现这些版块,很想蟾蜍和兔子。就幻想月亮之中,有玉兔和蟾蜍。
这种说法有什么证据呢?
我们可以对比月亮的斑块和马王堆中蟾蜍和玉兔的形象,就明白这一点是极有可能的:
因此,我们说蟾蜍和玉兔本身就是月亮里面的。屈原说“而顾菟在腹”,就是在问“顾菟”为什么在月亮的肚子里,而非如何跑到月亮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汉代一些传说中,嫦娥因为偷吃了仙药,所以后来受到惩罚,变成了蟾蜍: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桂树与吴刚
月中有桂的传说,不知始于何时。《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中秋赏月之时,正是桂花飘香时节。古人幻想月中有桂树,或许与此相关。
唐代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记载“吴刚斫桂”的故事:“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毛主席诗词有“吴刚捧出桂花酒”的诗句。吴刚伐桂产生相对较晚。可能就是传说仙话,反映出的观念和认识相对较少。
辛弃疾一首幽默的词
木兰花慢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从这首词的小序来看,辛弃疾是模拟《天问》作的这首词,因此,这首词也是一连串的问题:
上阙问的还比较现实:今夜可爱的月亮娇媚千般,你向什么地方走去,悠悠慢慢?是不是天外还有一个人间,那里的人刚刚看见月亮升起在东边?茫茫的宇宙空阔无沿,是浩浩长风将那中秋的明月吹远?是谁用绳索系住明月在天上高悬?是谁留住了嫦娥不让她嫁到人间?
下阙就比较幽默,辛弃疾问月亮沉入海底之后,月亮中东西怎么办。又怕那长鲸在海中横冲直撞,撞坏了华美的月中宫殿。蛤蟆本来就熟悉水性,为什么玉兔也能在海中游潜?假如说这一切都很平安,为什么圆月会渐渐变得钩一样弯?
特别是“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一句,所说正是月中蟾蜍和玉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