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麦肯锡方法》,到《学会提问》,再到《逻辑思维简易入门》,我跟这些枯燥的书居然周翰了一个月了……
有些事当时只道是艰难,咬着压死扛着,某个云淡风轻的日子暮然回首,却原来已经千山飞渡,又开始攀登下一个“艰难”了。
写完鸡汤,继续吐槽。
不得不说,《逻辑思维简易入门》的作者和译者简直任性,第四章开始完全抛弃了前面所提及的“陈述”、“信念”、“推理”、“真值条件”等让人口干舌燥的术语,转而专注使用形式逻辑的“前提”、“结论”、“演绎”、“归纳”等名词,不知道是不是编不下去了……
第四章的后半部分有三个重点;
一、什么是演绎论证。
A必然导致B,就是演绎。比如彭于晏娶我,我肯定很幸福。
二、什么是归纳论证。
A可能导致B,就是归纳。比如彭于晏娶我,我可能很幸福。
三、什么是规范性论证。
带有评价性质的都是规范性论证,一般包括对审美、法律、审慎(对利己事物的断言)、道德等四个方面的评价。
另外还讲了省略前提的规范性论证,等同于《学会提问》里的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都是叙述者没有说出来的,默认正确的观点。
——————————————————————————————————————
今天的卡想做一个月总结。
并不是关于具体内容,而是关于在百天营读书这件事给我的一些启发。
这一个系列的书的确不太讨喜,看似跟生活无关,读起来也相当费劲。其实不止读书,生活中太多的事都是费劲的,也许有了处理一件费劲的事的方法,可以一以贯之,一并让其他费劲的事迎刃而解。
当我开始看《逻辑思维简易入门》的时候,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因为有人跟我说过这本书费劲,翻译也很糟糕。
我看了之后,确实发现是如此。
但是知识是没有糟糕的。
《学会提问》里说了,任何一本书都有其目的,那么这本书的目的既然是推销“非形式逻辑”,我通过其他渠道了解“非形式逻辑”,给自己在逻辑学基础上补补课,再回头来看,会不会容易一点呢?
于是我上网查阅了大量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的资料,听了中山大学“非形式逻辑导论”、“逻辑学入门”的公开课,我得到了一个更加具体的目的:
这一个系列关于思维的书,是想教会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进行缜密思考、辩论、论证、说服等工作,再延展一些,还可以让我们有一些多元化的思考角度。
明白了这个目的,我就不再揪着看不懂的地方不放,只要看懂的地方有助于上述目的的,我吸收过来,打卡的时候把心得写出来,就容易多了。
在这个过程里,我学会的关键思考方式是,接受到一个信息,首先问:
目的是什么?
——————————————————————————————————————————
之前在训练营里一直有学员因为忙而漏听了老师的课,事后找我要课程的入口,课一多起来,找课程二维码甚是不便,于是我便考虑,是否可以把所有课程的二维码放到某个地方,让想找的人自己可以找到。
于是我想到了公众号。
于是我把这个需求表达给了管理公众号的同事,同时也表示可以在奇点读书会群里设置查询课程的入口,方便我们所有的会员随时查看、收听课程。
于是今天发生了这样的对话;
同事:训练营的课程全部要放在课表里吗?
我:是啊。
同事:那加密课程呢?
我:也放啊,标注加密啊。
同事:那大群里的人都不知道训练营有课,突然发现课表里有训练营的课,而且已经上过了,不是很奇怪吗?
我:是很奇怪啊,大群里的人居然不知道训练营有免费课可以听……
同事:……那大群里每个月有四节课了,再放训练营的所有课不是会太长?
我:大群每个月四节课,现在已经十多节了,再过两个月更多,那就不长了吗?
同事:……
我想这个同事可能没有搞清楚目的。
如果奇点读书会的群是一个卖场,训练营就是其中的一家店,这家店的所有商品信息是不是该出现在这家商场的广告看板上呢?
如果卖场在设计的时候,就没有足够的广告看板,现在它的商户想要登广告,卖场自己为了吸引人气也在做热场的活动,也要放广告,卖场是不是要想办法增加广告位呢?
而卖场会对自己的商户说,我的广告位不够,放你的广告就放不下我自己的活动广告了吗?
卖场会策划活动信息,是为了增加卖场的人气,让更多的人来卖场逛里面的商店、消费,如果商店的促销信息足够吸引人,我想哪个卖场都乐得把所有的广告位都让给商户,自己关上门数钱就好,还搞什么劳什子的活动呢?
而无论是卖场、商店、广告、促销,都是服务于客户的。
他们各自的目的,都要让位于大家共同的目的:让客户的体验好。
那么,既想客户体验好,能方便快捷的查找到我们的全部课程,又想要课表版面简洁美观,费劲不费劲?
当然费劲,但这正是体现个人价值的地方,能漂亮地处理费劲的事,就是未来我们不会被机器取代的全部原因。
百天营和K字营打卡的人越来越少,我没想到,那个以前总是找各种理由不写作业的小孩,今天居然也有机会听到各种不能打卡的理由。
关于坚持,关于目的,关于费劲,关于这个30天的日夜,在今天这个雨气弥漫的深夜一起涌上心头,有一点感慨,也有一点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