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标签
今日头条的智能推荐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网络上流传很多未经考证的段子。
有一条我觉得很可能是真的:
你每上传一条视频,算法机器人会通过你的视频的表现给你的视频打上成百上千的标签,再根据你的其他视频的标签,给你这个人打上成百上千的标签。然后把你的视频推给打了与你视频标签一样的标签的用户。
这段话很绕,听起来也很变态。
大致意思就是通过你的行为,我了解到你是什么样的人,我就推给你什么样的视频或者说内容。
计算机飞速地运转着,像一只舔狗一样地满足你,直到你也像舔狗一样离不开它。
这和微博/微信的内容浮现有着天壤之别。
前者是订阅式+热度(热搜),后者则更加封闭。有一句话叫做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人总会厌倦旧东西,喜欢新东西。
所有的内容作者的内容表现形式总会被用户厌倦,微博/微信/抖音都会。
不同的是,抖音对你的行为的反馈更敏感和及时,相比之下微博和微信在产品设计上 布局就差一些。
抖音掌握了你的标签,它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喜欢什么,你讨厌什么,它都知道,而且它都能动态地察觉到你的喜好变化。
这就能不停地及时地满足你。
为什么要讲这些呢?
原因是我想做分析抖音号为什么火的系列。
我在思考用什么角度来描述这些抖音号。
既然在别人家的平台,那么就用别人平台的思维去看待这些内容吧。
把抖音号的内容打碎,打成一个个标签。
通过这些标签,再去看这些用户。既然他们能成为大号,那么肯定在标签的匹配度上是比较高的。
假定内容创作者明确了自己的目标用户的标签。那么他们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让他们的内容更好地迎合这些标签的用户。这之中是否可以得到一些方法论?
假定内容创作者明确了自己的标签,那么他们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找到喜欢他们标签的用户。这之中是否可以得到一些方法论?
第一种就是本色盛开,清风自来的类型,第二种是巡航导弹类型。
这两种方法论我们都可以学习参考,计入我们的方法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