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名重华,字都君。他是个平民,也是传说中的圣王。舜又称虞舜,因为他的国号是“有虞”。先秦有时就以国号作为姓氏,所以,他也称为有虞氏。
舜的家世非常寒微,虽然他的祖先也是五帝之一的颛顼之后,但是到了他已经五代都是庶人。所谓庶人,就是平民百姓,没有任何官位和地位了,处在社会的下层。不仅如此,舜的遭遇和成长经历非常不幸。他的父亲叫瞽叟,就是眼睛瞎了的老人。而舜的亲生母亲去世很早,瞽叟又娶了个妻子,生了儿子象。舜生活的环境,按照古籍的说法叫“父顽,母嚣,象傲"。父亲非常顽劣,脾气不太好;继母非常嚣张,非常暴烈;异母弟弟非常狂傲。他们三个人串通,非要把舜置于死地。但是,舜对父母依然非常孝顺,对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的懈怠,谁都挑不出舜的毛病。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他的时候,每一次都逃开、躲开。过了一段时间,稍有好转,马上又回到家人的身边去履行他作为长子的义务,尽可能地帮助家人,所以古籍里讲“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就是说舜的父亲、继母和弟弟想杀舜的时候,找不到舜;当他们遇到什么事情搞不定、什么活太苦太累,又想到舜的时候,发现舜经常就在旁边。
尧对舜很满意,所以就给了舜好多赏赐。赏赐的主要是什么东西呢?细布衣服、牛羊,还赏赐舜一把琴;并且,由尧出钱,为舜修造了房子。舜家境太贫寒了,得到这些赏赐以后,他的亲生父亲、继母和弟弟非常嫉妒,就琢磨着把舜给杀掉。有一次,尧赏给舜的房子有点漏雨,瞽叟就叫舜到上面把屋顶补好。舜听从父亲的意见,就爬到屋顶上去补。这个时候,他的继母、父亲和弟弟就在底下放火。旧时候的房子都是茅草顶,这一放火就是打算把舜烧死。但是,舜很聪明,他多带了一顶斗笠随时防备。古代的的屋子也不会很高,他就一手拉着斗笠,像用降落伞那样,从屋顶跳下来跑了。
另外一次,瞽叟和舜的继母及弟弟又准备害死舜。家里没井,他们让舜去挖井,舜当然听他们的指令。井已经挖得很深的时候,瞽叟就和象在上面往下铲土,准备把这井填了,把舜给活埋了。但是,舜随时提防着亲人去害他,挖井的同时在旁边横着挖了一个道,自己跑了。跑了以后,舜出去躲了一段时间。瞽叟和他的继母就觉得这个事情完了,舜已经被埋在里头了,所以就开始瓜分舜的财产。象看样子还真是一个花花公子,是个纨绔子弟,他打算强占舜的两个妻子,也就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还要那把琴;舜的父亲和继母要房子、要牛羊。舜逃了一段时间又回来了,因为舜是“即求,尝在侧”,他担心自己的家人啊!等他回来一看,弟弟正好在那里弹琴。他的弟弟回头一看,吓坏了。但是,他弟弟真的很无耻,他对舜说:“我思舜正郁陶!”什么意思?哎哟,我心里正想着舜呢,我想得这个深啊,我想得这个急啊,所以排遣一下,弹弹琴。舜也没在意,一如既往地对父母、弟弟都非常好。
舜执政以后,他的一系列重大的政治活动对后来有很大的影响。比如重新修订历法,祭祀天地,祭祀山川群神。他非常看重祭祀,并且对诸侯重新管理。他找一个借口,把诸侯手上的信圭,就是当时的委任状全部收回来。收回来后找了一个黄道吉日,重新召见诸侯,正式颁发信圭,这样就强调了对他们的管理权,不能由着他们胡来。而他在继位的当年就开始出巡,周游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并且规定每五年天子必须出行一次,以考察各地的政绩,确定赏罚。也就是说,舜加强了华夏各个地域的联系,原来相互之间是比较松散的,都是土皇帝,但是舜开始统一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