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个学校都在进行期中考试,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真的开始迷惑了:
1.读题是不是一种能力?
2.孩子之间的差距到底体现在哪里?
3.人的智商真的有差别么?
4.如果智商有差别,那么勤能补拙到底有多大作用?
读题是不是一种能力?
毋庸置疑,读题当然是一种能力。这个能力体现在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题目本意,如果成绩优秀的孩子,还会捕捉到出题人的出题意图,也就是所谓的考点。
那么,到底是什么制约了孩子们的读题能力?
粗心?
不认识字?
阅读能力差?
那么,阅读能力到底应该如何培养?
孩子之间的差距到底是由什么造成的?
之前看过一篇公号文,大意是孩子之间的差距就是家长之间的差距,就是爹妈之间的差距。流行点的说法是,你的每一个当下都是你选择的结果。
鸡汤点的说法是: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从学校来看,差距体现在课堂上的专注度,作业的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同学间相处状态……
从家长来看,差距体现在考试分数,兴趣爱好,脾气秉性……
这些差距点点滴滴的存在于生活中,到底应该如何培养?
并不是爹妈素质高就一定会培养出一名素质高的孩子
并不是爹妈有钱就一定会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孩子
一对夫妻生育一儿一女,儿子从小没让父母操过心,中考接近满分,拿到全奖去新加坡读本科,去美国读硕士;女儿从一年级开始门门功课不及格,父母必须花费很大的心血来抓学习。
同样的父母,同样的家庭环境,两个人的轨迹却如此不同。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这一切,都是天意咯?
人的智商真的有差别么?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智力是遗传基因控制的,人为无法改变,由于先天多种因素,人的智力发育会有所不同。通过一系列标准测试测量人在其年龄段的智力发展水平,它必须与灵商(SQ)配合运用才行。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表现多个方面,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推理能力等,其包括文商(CQ)。智力由三种能力组成:短期记忆力、推理能力和语言能力。
在现代典型的智力测验中,设定主体人口的平均智商为100,则根据一定的统计原理,一半人口的智商,介于90-110之间,其中智商在90-100和100-110的人各占25%。智商在110-120的占14.5%,智商在120-130的人占7%,130-140的人占3%,其余0.5%人智商在140分以上,另有25%的人IQ在90分以下。
这段数据表明: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普通到平凡如尘土。智商有差别,但是差别不大。
前段时间流行的一句话: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上拼天赋
那么,天赋又是什么?
天赋就是天分,是成长之前就已经具备的成长特性。在某些的事物或领域具备天生擅长的能力或者天生执念(极大的热情),也可能都有,而使其可以在同样经验甚至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以高于其它人的速度成长起来,而且有它的独一性,特殊性。如果这个人具有的成长潜力和可能性已经在他的人生中表现化了的话,那么他就具备了该方面的天赋器量。
智商在后天可以开发,天赋则不行。
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轮不上拼天赋的这句话,是不是强调了努力的重要性?
那么,这段话呢?
如果肯吃苦就能获得成功,那么最有钱的就是农民和农民工;如果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那么满大街打工者都是成功的人。想成功先要选对方向,找对平台,跟对人,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再加上努力才会成功!选择比努力重要,眼光比能力重要,突破比苦干重要,改变比勤奋重要,态度比专业重要!
谁能告诉我,到底什么是重要?
如果智商有差别,那么勤能补拙到底有多大作用?
通过之前的数据,我们看到,智商是有差别的,但是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古语云:勤能补拙。
也许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
到了更高的阶层,努力也许没有什么用了。
那么,这个阶层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到了什么样的阶层,努力就无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