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已经不怎么发微博了,只发朋友圈。」现在十个朋友有八个都会这样说,另外两个估计是什么社交工具都不用的。眼看着玩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多,眼前掠过一个幻想:社交工具果然是有群聚效应,更多的用户会带来更多的用户。不对,那微博是怎么回事?如果大家都黏在微博的话,那朋友圈是如何兴起的?
回想曾经的朋友圈,那并非现在那个正走向繁荣与混乱的朋友圈。说来我也算是周遭人群中的尝鲜者:2010年高中毕业的暑假开始混迹微博,身边没有一个朋友玩;去年八月份开始在朋友圈活跃,那时候信息流还是冷冷清清。而当初吸引我开始在朋友圈活跃正正是由于朋友圈的冷清,觉得这是个值得沉淀生活的地方,不骄不躁,不杂不乱。我更是欣赏朋友圈个人主页的设计,那个安放在个人信息流顶部的摄像按钮简直是神来之笔,这个按钮驻留在时间线的延展处,一直在诱惑我去仔细的洞察自己的生活,仿佛在呼唤:「记录下这一期一会的瞬间吧」。当初了解过私密社交应用Path 的概念,对这个乌托邦式的社交圈亦心诚慕之。所以起初用起朋友圈也很快适应。
朋友圈的设计的确为私密社交下过许多功夫。如评论并非完全透明,可以设置屏蔽其他人。话虽如此,但把朋友圈注定不能成为一个私密社交工具。
其一,微信作为一个通讯工具,注定会走向泛用。曾经微信对比手机QQ一个明显的有时就是微信上的联系人更为紧密,然而这是因为微信还处于成长期,用户最初的联系人自然是好友。微信成熟的标志就是工作聚会上陌生人动不动就会要求加你的微信,另外微信群也是添加联系人的一个重要入口 。微信泛用会直接导致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我们无法控制微信联系人的数量。
虽然微信联系人越来越多,但用户还使用屏蔽功能清理自己的信息流。然而这还不足以维持一个私密社交圈。这就是「其二」,微信公众平台的存在会破坏社交氛围。即使你你发的东西没有价值,好友也会点赞,这就社交性;即使你和对方完全陌生也会转发他的东西,这就是内容性。以社交性维持的是强关系,以内容性维持的是弱关系。两种性质的信息有截然不同的需求,他们的杂糅会导致需求满足度的下降。例如我喜欢看到朋友生活中的点滴,但我对他关于科技产品的观点完全没有兴趣,这些对于为了满足社交需求我来说无疑是「噪音」。
如今有目共睹的现象是,虽然微信是个相对封闭(web上的不开放),内容流动不快(相对微博)的工具,但微信公众帐号滋养了大量优秀的内容,让许多岑寂已久写手卷土重来,在博客严重衰退的大环境下,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奇观。微信向大家分享了注意力红利,现在大量写手也以内容红利反哺微信。于是大量内容直接涌入原本僻静的朋友圈,随之而来的是不可避免的营销内容。微信官方声称微信不是一个营销平台,然而现实就是如此的诡异。前一段时间冯大辉领着一群自体开始尝试用微信个人帐号发内容,着意味着朋友圈将成为另外一个微博。
反观新浪微博,朋友圈的崛起使微博的社交性大减,内容性突显。虽然发微博的人少了,但许多人还是围观的看客;春晚要看吐槽还得上微信。对于那些乐于把微博作为内容工具的人来说,微博社交性的衰弱其实是一件好事。任朋友圈再活跃,微博信息高效流动的机制是无法替代的。
如果说媒体起家的新浪微博社交不成还能退回去做一个优秀的内容平台,那朋友圈在内容膨胀之后还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交平台吗?也许在未来的某天微信应该学习Fackbook 出一个Paper,因为微信上糟糕的阅读体验无法让它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内容平台。
微博兴盛数载,今日中落扔持老本,未知能否走到铅华洗净的一天。公众平台与朋友圈火热不到一年,移动支付又战役连连,微信的未来不可想象。只是,朋友圈的平静自在已悄然走远。话又说来,巨头手上社交怎么会有私密可言?他们肯定只会无节制地并入更多的私密社交不需要的功能,红了眼抢占注意力红利与平台入口。朋友圈作为私密社交没有前途可言,真苦了张小龙的初心。若不介意服务有点慢的话,可以尝试下国外的Path。或者哪个出色的团队一心打造私密社交,虽不能颠覆微信,也能废其两成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