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117)
云龙湖
文/石岩磊
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与变法派政见不合主动要求出京,1077年来到徐州任郡守,没想到老天爷给他来了个下马威,连降暴雨洪水滔天,眼看徐州城南“石狗湖”的水要漫进城池,苏大人身先士卒率领当地军民奋勇抗灾,修起一道牢不可破的长堤,确保了城内人民的安全,后人为纪念苏轼的功绩称其为“苏堤”。而旷达豪放的苏轼在造福一方的同时,也不忘寄情于山水,湖畔的云龙山便成了他经常光顾的地方。
当时有位名仕在山脚隐居,并建有一个小亭子用来放养两只仙鹤,苏轼与其过往甚密,还专门写了篇《放鹤亭记》。其中坦言:“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意思是,在这里无忧无虑地生活,即使面南背北的君主,也不能跟他交换呀。可见苏轼已有归隐之心,原因不仅在于仕途的凶险令其身心俱疲,更是由于眼前的湖光山色让他心旷神怡。
现在,石狗湖早已更名为云龙湖,其中不乏一代大文豪的印记,比如苏公塔、苏公桥、苏公岛,以及由他命名的放鹤亭,而云龙湖的辽阔更似苏轼宽广的胸襟。整个湖区三面环山,一面临城,湖面达8000多亩,绕湖一周足有12公里长。湖中最亮眼的要数多姿多彩的桥梁了,它们犹如道道彩虹般将湖岸与小岛相连,解忧桥更是富有传奇色彩。
刘解忧是西汉时期徐州第二代楚王刘戊的孙女,她以公主身份远嫁乌孙国,为了大汉王朝的安宁奉献了自己的宝贵青春。人们为缅怀这位奇女子在云龙湖上修了座单拱桥,登桥临风远眺,即可尽览山明水秀的景致,平日的烦忧便都抛之脑后。此桥也就成了游人乐而忘忧的好去处,但云龙湖也纪录下了一位汉代帝王的惆怅。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叛乱后路过老家沛县(今徐州丰县)时,与众乡亲纵酒欢歌,酒酣耳热之际他唱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这首《大风歌》既变达了他一统天下的豪迈之情,也流露出前路坎坷的隐忧之色。可谓是踌躇满志与寝食难安共存,居庙堂之高和处江湖之远同在。
《大风歌》被收录在云龙湖“诗博园”的首位,似是给景区增添了皇家威仪,然而真正令游人流连忘返的还是湖区秀美的景致,人们更乐于追寻夕阳下放鹤亭的剪影,更愿意倾听解忧公主的传说。但一时的排遣并不能替代来日的奔波,苏东坡虽以诗词言志,可终生不是都在宦海沉浮吗?美景只能是逃离烦恼的窗口,不可能成为逃脱凡尘的门扉,也许青山绿水可寄情、人间烟火不相忘才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吧。
20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