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关于八零后的共同记忆。
今年过年回家,我没有买两个多小时就到家的高铁票,而是买了火车硬座,也没有换卧铺,全程八个小时。
之所以如此,我是想体会一下记忆中的春运。
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十二年前的大学时期了。
那时候,票极难买,学校也不帮买票,很多同学都是连夜去车站排队,甚至在车站过夜。我一般都是苦哈哈地站票回家。
说说车厢里的记忆吧。
——拥挤。
那种拥挤,很多九零后小伙伴根本很难想象。人极多,站着没座的也很多,感觉比现在多多了。过道、车厢连接处、洗脸池,这些公共空间都挤满了人,行李又都特别多。很多人一上车就抢占有利地形,比如车厢连接处和洗脸池,在那里挤着睡一夜。
说人头攒动一点不为过。座位底下,都有人躺着睡觉。去趟厕所,要艰难穿过人潮。
站一夜很累的,想坐一会,就看旁边有座的,趁着谁去厕所、抽烟或站一会,自己坐一会儿,人家过来就得马上把座位让给人家。
而且过道人越多、大家睡得越熟,卖东西的小车越是一趟一趟的不厌其烦。想去厕所的话,有时候就跟着小车,这样过去的比较容易。
——时间。
长春到鲁西南,全程二十三四个小时,有一次遇上风雪天气,很多车晚点,28个小时才到家。
想想现在,高铁不到三个小时。可能跟渐长的年岁有关,如果不是卧铺,真的很难再能忍受这么长的路途。
很深的一点体会是,现在虽然生活条件好了,我们却远不如以前能吃苦了。以前可以忍受站二十多个小时,现在却连坐七八个小时、两三个小时都受不了那个累。
——吃食。
记忆中,那时候满车厢都是打工者、穷学生。
一大家子人一起,装一包吃的,泡面、火腿肠、煮鸡蛋,好像是标配。满车厢也都是泡面味儿。还有很多平时可能不舍得吃的饼干水果之类。
一上车,不管什么时候,大家就开始吃起来。好像在火车上吃东西,是一种只有节日才拥有的仪式感。
现在,我坐火车或高铁,很少有带一包吃食的习惯。
小车售货员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存在。卖的比平常贵几乎一倍,我以为不太会有人在火车上买东西。不过,每次坐车,都有来不及或想不到准备旅途吃食的乘客。为自己准备的不周全,那就是多花钱来买单了。
我还特别注意了一下小车售货员的口号,现在是这样:
“啤酒白酒瓜子碗面矿泉水,八宝粥”。(八宝粥是单独说的,有一种谜之押韵)
——寒冷。
绿皮车里没有空调,小桌子下面有暖气。但是只有脚靠着才能感受到暖和。整个车厢还是冷的。
尤其车厢连接处,有很多煤渣,还有很多冰碴。坐在那里睡觉,压根冻得睡不着。
即使有座,到了后半夜,也还是冷。
——人情。
那时候坐车,大家都很爱说话,热情,不设防。
所以一路上,会听到很多打工者的故事,也会认识一些学生,甚至会彼此留下电话号码,后来真的会有联系。
但现在,不论是高铁、飞机、普通列车,大家都各干各的事情,一个手机、一台电脑就是整个世界。所以,一趟旅途下来,几乎谁不认识谁。
那时候,手机没这么发达,大家就是聊天,也帮忙放行李。
这次坐车,有件小事,印象深刻。
可能是年三十的前一天,车厢里并不拥挤,很少有站票。
中途也有不少补卧铺票的。但是需要补付现金。现在人们习惯了电子支付,很少携带现金。
旁边一个小哥走过来,冲我对面的一哥们,客气地问:能不能给换个现金,微信再转给他。
对面的哥们沉默了几秒钟,说:可以。
他站起来,小哥先给他扫了微信,钱转了过去。
然后,这哥们掏出一百块钱给他。还说了句:你看看钱。
这小哥马上回了句:没事。
给我的体会是,现在陌生人之间多了一层戒备心。同时,大家相处也多了一份“公事公办”的理性和分寸感(或者说距离感)。
这并没有错,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不要把冷漠当成一种习惯。因为,你可能什么时候也会需要别人的帮助,到那时就不要埋怨社会风气不好了。
说说你们坐车的记忆、习惯与见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