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浑浑噩噩中还得往前走
二十多年来,最无助与压抑的莫过于大四毕业到现在的这一年了。这一年里,一直纠结于工作,也就是城市的选择。一开始选择考研,只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而最后调剂后选择读研,说到底还是想避开选择这一个难题。谁知一年时光匆匆,虽是最痛苦的一年,也只不过是转瞬即逝,打了一个盹的时间。这一年不像以前一样,只埋头学习就可以,因为很怕,怕迈出第一步就会在一个地方待一辈子。毕竟年轻还想闯闯,可最终还是抵不过家庭社会的压力。当心态乱了,一切也就糟了。每一次考试,不是祈求自己考上,而是担忧会考上。很怕被一所小城市的编制而束缚了自己,可一蹉跎,岁月就过去了一年。
最近赶上期末,很多事摊在一起。前天旁听今年毕业的研究生论文答辩,加上最近自己的论文开题,发现自己一年的时光真的是白过了。很是压抑,后悔与焦虑并存。读的专业书不是太少,而是没读过,越来越觉得自己不仅无知而且还很愚蠢,情商与智商都不在线。昨晚和导师微信聊天,导师很乐观,是个很和蔼的人。导师的话重点在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让我好好看文献找灵感。很多同学说,我的导师年轻有为,还很帅。我经常看导师在朋友圈分享他的学术成就,确实是,我也很佩服导师,双硕士博士,年轻有为,很是上进。我若再不行动,真怕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论文,丢了导师的脸。
其实我不知道要去的方向,因为一年心的迷茫,找不到内心的声音。过成了连自己都讨厌的模样。除了文学,怕是很难找到平衡内心淡定的需求了。已经完全的把自己的主动权双手供给了命运,自己成了被动者。这是很可怕的事,但事实已经确立。今天下午根据命运的安排,去研究生学院调档案,也意味着我是要去很多人持反问语气的新疆工作了。当我给老师调档函时,研究生学院的那个老师问我,你是哪里人,报考的是新疆的对吗?无疑,老师也是不理解新疆。上次去吐鲁番请假时,导员问我了解新疆的政策吗?其实,这是老师关怀的一句话。我知道,大学时山东的同学都对我去新疆表现出很大的惊讶。现在在辽宁,也有山东的同学,还有黑龙江,内蒙古,天津,河南河北,安徽……她们也是不理解我去新疆。总之,顺着命运的轨迹,我是要去新疆工作了。这几乎违背于我的初衷,但是既然选择了,而且确定了,我也要热心的对待。以后爱她并为她奋斗,还特别喜欢新疆的自然风光,尤其对于我一个吃货来讲,新疆有我最喜欢的椒麻鸡和大盘鸡,还有那吐鲁番的水果。上次去吐鲁番,恰逢桑葚熟,这两天在学校的桑葚也熟了,没有对比就不知道吐鲁番的桑葚到底有多甜了。这里的桑葚相比也确实是很无味。
每个地方有每个地方的特点,心若在,都会喜欢每个地方的独到魄力。以后不再流浪,不再纠结,把每一处脚步所到达的地方全心热爱。时刻在心里暗示,把日子过成诗。要快乐,要自信,要沉默,更要有行动。